随后则是另外一些军资展示,吴宪都亲自一一使用,他也分析军队大概需要的量,还会亲自与掌柜争论一下价格。
太阳高悬,秦承也有些疲乏了,他轻敲桌子道:“皇帝也不差饿兵,大家先用饭。”
他特意邀请吴宪同座就餐,两人还聊些军里的事了。
“这批军官还是得力的,我看可以适当招募些军人,我们是能应付过来的。”吴宪道。
秦承放下碗筷道:“这事我也要抓,要多招募些异乡人。”
“为何?”吴宪不解道。
秦承只是笑而不语,同州随时都能招募,但是外州的兵以后不好招募了。
另外,他也需要外州人来作为鲶鱼刺激同州人,同州势力太强大不适合以后招徕人才。
沙陀三朝清一色河东人出将,河北人拜相,最后只会不断腐败。
两人又闲聊几句,今晚重头戏来了。
院子只余数人,一人端了个箱子过来,箱子上了好几把锁,煞有介事。
吴宪不由走下去亲身探看,只见锁不断被解开,箱子终于打开了。
只见一阵寒光闪过,箱内放着的是一套标准的制式铠甲。
“郎君,制造铠甲乃由本州之甲坊负责,不过早已废置。我们请了些工匠,仔细模仿,才造了出来,现在速度还是很慢,数日才能有一领做好。这事我们悄悄进行,外人不知。”
秦承见吴宪连连点头,便道:“只求速度与质量,不必在乎工本,有多少,要多少。”
他又问道,“铁的来源解决了吗?不是说本州没铁吗?”
“朝廷在商州设有一大铁矿,我们悄悄向矿监购买,多了没有。”
秦承内心颇为无奈,唐朝就找不到一个清廉的官员了吗?
“等等,你刚说铁矿?”秦承急切道。
“嗯嗯。”那人愣道。
“铁矿很大?”
“本朝八大铁矿之一。”
“那自然有很多矿工了?”
“听说有数千之多。”
“他们工作生活环境如何?”
“大部分都是罪人,肯定很差了。”
秦承听完,一拍大腿,兵源有了!他连忙吩咐掌柜派人去仔细探查。
他紧紧握住吴宪双手道:“吴郎,今日数喜临门,你别回军学了。你我二人今晚同塌而眠,把酒长谈!”
两人正准备回去之时,秦书闯了进来。
他道:“郎君,新任刺史此时已经到了,他此时就要召见你。”
“怎么这么快这么急?是朝中哪位大臣?”秦承问道。
“州府催得紧,什么也没说。”
秦承只好让吴宪先回家候着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如此急切?
想来也是想大展拳脚,所以才召自己备询吧?虽说他更喜欢崔使君那种无为而治的风格,但是他若想有一番作为,自己也必当尽力辅佐!
可新刺史之人选还是让他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