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便来到了1345年。这一年,黄河的脾气依旧古怪,它在冬季枯水期时难得地安分守己,可一旦春雨降临,便又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开始酝酿着新一轮的泛滥。据预测,今年夏天,黄河又将肆虐成灾,给中华儿女带来深重的苦难,仿佛一道无情的血沟,在他们的身上划下深刻的印记。
元朝统治者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天灾似乎并不以为意。毕竟,受灾的并非蒙古贵族,那些过着奢华生活的统治者们,尚未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去拯救那些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百姓。脱脱宰相虽然对此事有所关注,但他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出于维护元朝统治的稳定。他担心流民聚集在一起会引发叛乱,同时也会影响元朝的税收。因此,他才对水灾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心。
然而,治理黄河的代价实在太大,远非元朝所能承受。于是,他们采取了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分散流民,并通过频繁的屠杀来减少不稳定人群的数量。这种方法虽然残酷,但在蒙元统治者看来,却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蒙古人对待汉人的态度,简直就像是对待牛羊牲口一般,充满了蔑视与不屑。在元朝,不学习汉语的人甚至可以当官,这足以看出蒙古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轻视。整个元朝官场,九成九都是蒙古人,汉族人在这个政权中几乎没有地位可言。
对于蒙古人来说,天灾不过是一场游戏,死去的又不是他们自己。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如何消除潜在的威胁。因此,他们不惜采取最极端的手段来减少人口,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幸运的是,现在有了苏星云的南下政策,这为蒙古官员提供了新的减少人口的途径。杀人毕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而苏星云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苏星云以每人一两银子的代价购买这些流民,虽然老弱病残不算在内,但苏星云却要求元朝官员将这些无用之人免费送给他。对于蒙古官员来说,这无疑是件好事。在他们眼中,这些老弱病残根本就是垃圾人口,既不能干活赚钱,还要耗费粮食和资源去照顾他们。现在有人愿意免费接收这些“累赘”,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在这种各取所需的情况下,苏星云成功地接收了大量流民。虽然这些流民在蒙古官员眼中是无足轻重的人物,但在苏星云看来,他们却是宝贵的资源。
这条贸易路线为那些原本打算花费巨资请军队来清理流民的官员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财源。人口贩子苏星云巧妙地利用这一机会,大肆收购人口,虽然手段并不光彩,但却实实在在地救下了无数条生命。在当时,能够与蒙古人进行这种交易的人寥寥无几,而苏星云正是其中之一。他的武力背景确保了双方交易的公平性,同时也使得这种交易对双方都无害。当然,这里的无害性仅限于蒙古人的认知,毕竟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对海外领地的具体位置还一无所知。
公元1345年上半年,在苏星云的大力推动下,飞剪船的制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他的努力下,年前竟然成功下水了四十艘飞剪船。这些船只被用于疯狂地运输四十万人口前往海外领地。得益于金属粮票的发行,这四十万人口得以迅速融入苏星云的势力范围,并成为了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这种疯狂扩张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造船所需的木材并非随意可得。在古代,造船用的木材需要经过数年的风干处理,以确保其彻底失活。苏星云虽然从网络文学中了解到了这一点,但他的炼焦厂中的煮木板大锅却让船匠们对此半信半疑。毕竟,这需要时间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效果。
此外,苏星云采用的流水化作业方式在造船业中显得过于先进。传统的造船方法是一艘一艘地建造,在建造过程中逐步加工木料,因此每艘船上的木板都能完美契合。然而,流水线作业使得木板的加工精度受到影响,导致部分木板与实际操作标准并不完全吻合。尽管船匠们在加工过程中尽量将就使用,但这样制造出来的船只显然不如一艘一艘精心打造的船只那样坚固耐用。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苏星云依然坚定地推行他的计划。
造船师傅们将这个问题摆上了台面,在与船匠们深入讨论之后,苏星云选择了容忍这一现状。他明白,流水化造船虽然存在寿命较短的问题,可能只有七八年之久,但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是勉强够用了。苏星云目前最迫切的需求是时间,他的领地急需大量的人口来充实力量,而黄河难民们也需要尽快找到活命之所。在这紧迫的时刻,一万年显得太过漫长,他只争朝夕,力求尽快解决问题。
苏星云清楚地认识到,他目前所要建造的并非那些传世百年的船只,而是能够迅速将数百万人运送到小岛的生产力工具。作为民用运输船,这些船只虽然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但尚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况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精度的逐步提升,以及造船流水线的日益磨合,船只的质量也会逐渐得到改善和提高。
此时此刻,苏星云正在会见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不过,他的待客方式似乎有些特别,甚至可以说是不拘小节——他直接翻看着客人的私人物品。这位客人名叫斯迈特,和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欧洲人一样,在来到中国之前,对东方的这片神秘土地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斯迈特作为一名巫师,在西方宗教势力如日中天的当下,日子过得颇为艰辛。他的许多同行都遭到了教廷势力的残酷迫害,甚至被制成了串烧。然而,作为一位实力不俗的巫师,斯迈特虽然也感受到了教廷的压迫和威胁,但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智慧,他还是能够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保持低调以避免更大的麻烦。
然而,真正迫使斯迈特离开故土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宗教势力的迫害。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着更为复杂的情感纠葛和使命驱使。他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命运之路。
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跨越了土耳其人的重重封锁,斯迈特终于按照马可波罗的笔记指引,踏上了通往东方的旅程。作为一名严谨的魔法师,他在旅途中始终严谨地对照马可波罗的传记,不断修正其中的不实之处。经过漫长的跋涉,他终于抵达了目的地——China。自从塞里斯帝国灭亡后的几十年里,China 在西方便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然而,当斯迈特在东方海域上航行时,他意外地发现了海外领地这个正在崛起的地方。海面上,巨大的船只正在进行捕鱼作业,这在大航海时代尚未到来的此刻,对于西方人来说,两百吨重的渔船已经算是庞然大物了。斯迈特惊讶地发现,这样的大型船只竟然被用于捕鱼作业,这让他不禁认为这片土地必定富饶无比。于是,他决定在此停留一段时间进行观察。
斯迈特一踏上岸,便立刻被一台锅驼机所吸引。这台机器的独特设计和精巧构造让他感到无比好奇。然而,与此同时,他也引来了城管的注意。由于斯迈特和他的同伴们都是色目人,在领地内四处走动,加之他们的船只上并未卸载任何货物,城管自然而然地将他们误认为是蒙古朝廷派来的探子。这下,斯迈特的麻烦接踵而至。
作为一名巫师,斯迈特自然不愿意在这个陌生之地惹上麻烦。于是,他运用精神引导术巧妙地化解了这场危机。危机解除后,他准备离开这个地方。然而,斯迈特好不容易才压制住了内心对锅驼机的强烈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