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 > 第55章 猥琐发育一年

第55章 猥琐发育一年

随着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元朝将领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带领着自己的亲兵冲向敌阵。然而,他们很快就被苏星云的火器军团所压制。火枪手们迅速装填弹药,瞄准目标,然后扣动扳机。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元朝将领的亲兵纷纷倒下。将领本人也险些被击中,幸亏他的坐骑反应敏捷,带着他逃离了战场。

这场交锋让元朝将领深刻认识到了苏星云火器军团的强大战斗力。他们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战术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上也远胜于元军。这场战斗也成为了苏星云领地的一个传奇故事,激励着更多的士兵为苏星云效力。

相比之下,元朝的火器军队发展得并不顺利。由于元朝的硝石储存严重不足,损耗过大,苏星云在这几年里定期光顾元朝各大城市的仓库,只要有存放大炮的城市,仓库里的硝石都会被苏星云定时取走。管理仓库的人不明所以,只好上报说是由于天气炎热导致硝石蒸发。这个理由也被元朝的官员们普遍接受,因为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由于硝石的大量消耗,火器军自然难以组建,元军的远程打击力量仍然主要依赖弓箭。原本有意组建火器军的河南高官们也因此打消了念头,甚至连向苏星云购买火器的行动也都停止了。

然而,即便是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苏星云,也并非毫无弱点。随着黄州一号主基地开始向工业区发展,这里的财富生产总量已经达到了三个领地之最。大量的人口和实体产业在此聚集,但这里几乎没有战略纵深。特别是黄州两岸的重工业区,这里是苏星云治下的核心地带,集中了领地中百分之三十的重工业产能。然而,这里距离南京实在太近,仅有几十里路,且只有一江之隔。如果不是长江这道天然屏障,并且已经被苏星云的水上力量所掌控,苏星云恐怕连睡觉都无法安心。

江北领地有长江作为屏障,但马鞍山矿区位于江南,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在苏星云的军队还只是护村队的时候,他的火器军团和民兵队伍曾与当涂县的地主讨伐军交战过一次,那场战斗确立了马鞍山山寨在本地的地位。对于当地的地主来说,这些山贼如果不出来劫道,只是开山取矿,对牲畜无害。目前,苏星云在这里没有其他敌人。但随着苏星云势力的不断壮大,元朝上下开始对他产生防范之心。被长江隔离的孤地马鞍山,就成了苏星云的致命弱点。为了确保这片重要的铁矿资源的安全,苏星云决定在这里建造防御工事。

当然,苏星云决心要建造的是最高品质、名声显赫的棱堡,这成为了他的首选。这些棱堡的设计精妙,城墙不断地折叠,确保没有任何火力死角。在城墙的突棱和凹棱处,厚度被大幅增强,而在其他斜面部分,由于巨石和炮弹都会撞击到斜面上,从而被卸开力道,这样的设计使得城墙更加坚固。

实际上,苏星云投入巨资建造棱堡,在当时的背景下显得有些奢侈。在那个时代,元朝的军队所使用的炮主要是滑膛炮,这些炮火很难打穿棱堡,更不用说轰开和州那种外砖内土结构的城墙了。而元军在攻城时,更多地是使用投石机,也就是所谓的回回炮,至于火炮攻城,其主要目的是杀伤城墙上的人员,而不是与坚硬如龟壳的城墙正面交锋。在后来的战事中,苏星云领地中的火炮射程一直压制着对手,能够打到棱堡上的远程重型武器极为稀少。而当苏星云统一全国之后,这批当年建造的棱堡,更多地是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具有纪念意义。

此刻,在苏星云的一声令下,大量的红砖和水泥被紧急运送到几个关键的工地上。在黄州领地的东边,几座坚固的棱堡巍然屹立,有效地阻挡了南京方向对领地的直接威胁,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而在如皋县的基地,两座棱堡也开始肩负起守护沿海基地的重任。随着这些建设的推进,在 1345 年下半年,苏星云领地的防守压力大幅减轻。在这一年里,共和军出人意料地没有任何战事发生。苏星云在度过了开局的艰难时期后,开始步入了一条韬光养晦、和平崛起的道路。

此时,海外领地领地开始展现出强劲的生产活力。自从基隆煤矿投入生产以来,大量的煤炭资源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黄州领地和本土的三号钢铁厂。与此同时,原始的化工产业也在海外领地悄然兴起,三酸两碱的产量日益增长。到了1345年十月份,海外领地领地已经有六十万移民落户,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在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得益于优质的铁质农具、畜力以及新兴的蒸汽动力,海外领地的粮食产量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在苏星云的宏伟规划中,海外领地这片土地在合成氨工业出现之前,需要承载至少300万人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海外领地只能养活300万人,而是指只有达到这个人口规模,才能确保海外领地肥沃的土地不被荒废。当海外领地的人口超过300万时,就意味着可以开始向南洋各岛扩张,争夺更多的土地资源。然而,在未来的一百年里,人口的增长还远远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土地扩张。如果某一地区的人口过于密集,而又缺乏工业区的支撑,仅仅依靠第三产业来养活多余的人口,这无疑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底层的农业人口辛勤劳作,养活着庞大的文官管理阶层以及为他们服务的第三产业人群。在古代中国,一位达官贵人出行时,往往会有大批仆人前呼后拥,这些围绕着显贵的仆人就是第三产业的人群。他们与现代第三产业面向大众服务的模式不同,这些人只服务于贵族阶层。因此,苏星云对于原时空里某些人所说的“每次改朝换代都要杀一轮中国人,以此空余出土地来解决矛盾”的观点持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并不是每次改朝换代都要屠杀农民,而是应该清理那些盘踞在高层的贵族食利阶级,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真正给农民带来灾难的,往往是那些不从事生产、只会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高手。他们掌握着舆论,剥削着大众。

中国的土地是有能力容纳2亿人口的。然而,历史往往显示,当人口达到一亿时,就似乎触及了某种极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文人管理者的错误。

苏星云志不在此,他不会效仿前人建立一个王朝,然后留下皇族血脉,等待几百年后的覆灭。他决心推行一种超越时代的制度,尽管这样的制度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来说可能过于先进,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坚定地走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四合院之独自留在四九城没苦硬吃都市灵异:我吃诡就变强!罪我扛了,你跟我说不爱了?灵异复苏:从娶了鬼新娘开始黑神话:四无象唐诡第一拽哥马参军为爱折腰超神:童话许愿,超人血脉抗战:向着元帅目标前进的李云龙蔚蓝档案:我带着替身箭在基沃!斩神:邪神代理人,开局魔童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