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吃完饭后,大家自己把自己的碗洗了,准备洗漱回屋,韩知青又叫住大家,说知青点做饭要大家轮流来,目前可以分四个人一组,两个人做饭,两个人劈柴挑水。
鉴于目前知青点有11个人,所以还要有一组是三个人,大家各自分一下。最后王巧丽、李盼娣、韩明智、李大发一组;钱翠翠、任巧英、王桂军、王德发一组;最后剩下萧晴和林峰、楚煦三个人一组。
萧晴心里想着,少一个人还少很多事儿呢,于是跟林峰和楚煦商量了一下就答应了,其实不答应也没办法,毕竟现实就是如此,要入乡随俗。
韩知青见大家都没有意见,又说道:“厨房里面的锅和厨具都是我们几个老知青添置的,既然大家要用,应该把钱补给我们。其他还好尤其是两口锅,需要工业券才能买到。”村里也不是家家都有锅的,所以确实是个比较金贵的物件。
大家觉得也算合理,除了任巧英一直嘴里嘀嘀咕咕,李盼娣面上露出为难之色,其他人都没有意见每人分摊了10块钱。其他调料之类的日常消耗品,就每次购买前大家共同分担。
分好组,大家感觉一天下来都很累了,所以就各自洗漱睡觉了。萧晴也跟林峰、楚煦约好,第二天去镇上,顺便给家里寄信报平安,然后去供销社看看有什么需要买的,就各自去睡觉了。
趁着还有月光,大家也没有浪费煤油,直接铺好被子躺下,虽然是秋天了,晚上还是不用盖被子的,只需要一个厚实点的床单就可以。
这里的秋天有个说法叫做“秋傻子”,指秋天了天气还是会傻热傻热的,让人有些吃不消。还好知青点在村外,所以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闷热。
萧晴放下蚊帐,用手电筒照着把四边压了一下,以免蚊帐口没关好,晚上进蚊子。说起这个萧晴有经验,以前遇到过把蚊子关到蚊帐里面,早晨起来一身包,这就成了蚊帐里养蚊子了。
只有任巧英和李盼娣没有蚊帐,晚上任巧英心里暗骂大家矫情,只她们俩没有蚊帐,那蚊子肯定咬她俩,心中暗恨,真想半夜把蚊帐都给她们撩开,但是又怕引起公愤挨揍,只能心中暗暗诅咒,希望她们晚上睡觉不老实,自己把蚊帐口撩开......
半夜无话,村子里一片寂静,偶尔传来几声蛙鸣,似在低低诉说着夜的宁静;几声蟋蟀的叫声,如夜曲般悠扬;亦或是哪家的人起夜,惊起的犬吠声,划破夜空的寂静。
深夜,云层如墨,遮住了月亮,月亮姐姐如同被束缚的舞者,费力地挣扎着,却始终无法挣脱黑暗的枷锁,终于只好慢慢的睡去。
黑夜降临后,天上的星星如同顽皮的孩子,努力地突破那层幕布,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挤出来,偶尔被摁回去又挤出来,一个晚上不停的进进出出,就像是在眨眼嬉戏。
终于,星星也精疲力尽了,实在无力挣扎,挤不动了,于是在最后沉睡之前,一起呼唤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努力的从地平线下面爬上来,驱赶了黑暗,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天终于亮了......
早晨五点半,叫大家起床的喇叭声,如同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农村的生活,一般早晨六点到七点,先去地里上工一个小时,然后回家吃早饭;上午八点上工,十二点下工;午饭后下午是一点半上工,六点半下工。秋收的时候,人们会更早上工,更晚下工,有时候甚至要连夜轮班。
晚上下工后,村民也不能立马睡觉,还要继续忙碌,女人们开始纺线、织布、缝衣服之类;男人们就修理家里的家具、编制箩筐、担水、劈柴......忙活家里的活儿到深夜,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进入梦乡。
今天白天虽然不用上工,但是萧晴几人也不好第一天过来就光明正大的赖床,想着反正早晚要习惯早起,所以也就跟着起床喇叭起床了。
洗漱好后也跟着大家去了广场,一个用石碾子压平的麦场( cháng ),用于麦子脱粒和晾晒庄稼的地方。
留李大队的田地是四面环抱型,村子围在中间,所以为了不浪费去上工地时间,整个大队把地也按照小队分好了,大家只要按照小队长的分工去领自己当天需要干的活就可以。
大队是每周开大会,大家统一在大队部前面的广场集合,其他时间都是各小队负责。今天是开大会的日子,大家都集中在广场上,广场上有之前宣传队下乡搭起来的台子,一直留着没有拆除。大家站在台子前面,看台子上的村干部讲话。首先由村领导发言,然后把昨天去镇上开会的会议方针传达给大家。
然后制定接下来几天的劳动计划,以及过几天要收秋的具体时间敲定下来。提醒大家有事情需要请假的抓紧办,收秋开始后所有人不能请假,早饭和午饭都不能回家吃,让家里老人孩子给送饭,或者早上出工带饭。
最后又把大队上仅有的两个地主拉出来,五花大绑的跪在人群前面,头上戴着高高的白帽子,然后人们争相批评,言语刻薄讽刺挖苦,然后的喊着口号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村里有两个地主,因为都是本村的,所以到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不过人们上工之余,也经常有好事儿者提议批/斗一番,于是就会组织一个批/斗大会......
这种事情时常发生,萧晴小时候听母亲说过,两个地主除了有本村大部分的土地,一个还在城里做生意,另一个开着香油作坊。
大队没有牛棚,所以他们还是在自己家里住,只是会经常被拉出来批斗,家里孩子们在大队受到排挤,连成亲都困难。除了残疾或者痴傻,没有人愿意跟他们结亲......
批/斗大会结束后,大队长又把新来的几个知青叫过来,把大家分别分到了第七小队和第八小队。只是因为知青点离这两个小队负责的地比较近,所以就近原则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