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考虑清楚,心下做了决定。谄媚地笑道,
“老大,我俩有两万多块钱。六十一斤,能买三十多斤呢!至于海南 我们就不去了吧?我真看不出个真假。再者说,这不还有你嘛!”
“我们没路子,你有啊!老大你费费心帮帮忙,托牛经理帮我们买一趟。你放心,一切开销我们哥俩出。”
二喜被小亮的小算盘逗笑了,指着他道,
“就你精,也就是看清风的面子。要不我才懒得搭理你们这俩麻烦精。别废话了,抓紧干活。有消息了,我通知你们。”
还别说,小亮猜的没错。二喜上次在海南收购黄花梨的时候,确实留下不少当地人的电话,算是有了路子。
要是需求量大了,还真不好说。三五十斤,应该没什么问题。
二喜给海南那边打了好几个电话。好几天以后,来了消息。
那边确实还有百八十斤货,还只是中下等的小板材混着棍材。价格反而涨到了八十一斤。
二喜没话可讲,同意了八十的交易价格,全部入了手。毕竟这价格上涨也有她自己一份功劳。
十几天以后,小亮和大勇拿着两万块钱,从二喜那里换到了一袋子看起来不像样的木头。
俩人照着上回,把所有木头清洁、密封包裹。又寄存回二喜大爹的宅子里。
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二喜都没有回林秀兰那边看一眼。更不曾再打听关于陈辉的消息。
不过,二喜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因和三喜签过一份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合同。二喜没有从三喜那里下手。大喜临近高考,二喜不敢扰乱她。所以董辉的工资接着照付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