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谢小东此时看着这些孩子对清华的理解,还是心中有点失落,因为自己也是从田野里边考出去的,高考那年使劲了考,才考上了大学,毕竟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虽然2008年大学扩招已经有几年了,但是在任何时代,文化始终在任何阶层认可,要是在中国古代,只要自己能写诗,有文化,都会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咱村的小学距离这远不远?”谢小东问老村长。此时谢小东想去村里的小学看看,不知道那里的情况如何了,快要开学了,山里的孩子还在山里,没有很好的学上,这是最让谢小东担心的。
“去村里,还要翻身,咱村和隔壁村公用一个小学,小东要不今天咱先把路修好……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不是吗?”会计劝说谢小东先修路。
“那也行,村长,我给你说一件事情,马上快开学了,你赶紧通知村里的哇念书,不要家长没文化给孩子耽搁了。”
“我现在就去通知,二蛋,你今天和小东负责村里修路的事情,我先走了!”
老村长刘二说完就走,会计拉扯了一把喊着:“你不吃点羊肉?”
“吃啥,我那羊小羊羔了,以后还有机会吃!”
老村长走了之后,谢小东先让来参加修路的男人填写个人信息,因为有的村民不识字,所以由谢小东代写,这个信息表,主要填写参加修路村民的年龄信息,家里的人口数量以及收入情况。
参加这次修路的虽然一大早来了40多人,但最终合格的只有30人,因为有些老人听说村民修路也来了,腿脚不好的谢小东没让参加,因为这次修路有很大危险,修路的地点在悬崖边上,如果这些老人上去修路的化,有可能从悬崖上掉下去,所以谢小东始终没有答应。
村里也有出去到外边大工的,但是对于村里整体情况而言,出去打工的不多,主要是村民没啥文化,也没啥信息渠道,主要还是在村里种地,村民种的庄家很杂,有玉米,红薯,红豆,向日葵,土豆,绿豆,小米,麦子,杏,桃子,西瓜,苹果,圈养牲口等等,这些都散落个体户家里,自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这里一直没有变化,农民靠单纯的种地收入。
现在回到村里之后,谢小东其实心里很紧张,因为自己还没有走遍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所以他担心看到村里的穷人,担心看到更多的村里的孩子吃穿问题,因为这些画面太真实了,也太让人触及心灵的画面。
谢小东想着要赶到秋收之前,一定要打通村里的路,因为秋收的时候,村里太忙了,一天干不完的农活,这是最主要的收入,对于农民来说千万不能错过丰收的季节。
“啥时候开始修,我们觉得你这个想法太好了!”村里的小组长二牛说,二牛是村里的第二队的小组长,村里一共有四组,有四个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