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许恒的折让,已经是很给他这个老头子面子了,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呀,这么大笔的利益,拿得起放得下。
所有这一切,也刷新了汇丰大班沈毕的认知。
他叫来专业人员拟定了合同,赵颖文检查无误以后,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港岛开埠以来最大的单笔交易就此诞生。
今天的这笔交易真的是颠覆了赵颖文的认知,本来她以为这会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她还提前做了预案,打算怎么替阿恒争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她却是发现,一个是汇丰大班,另一个是港岛首富,这都是以前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大人物。自己男友阿恒,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和他们平起平坐,谈笑风生,而自己从头到尾她愣是一句话都没插上。
最后,就起到了一个私人律师的作用,给审查了一下合同。赵颖文心里有些失落,从刚认识他那会,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小子,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发展到自己也需要仰望的程度。
同时,受让了许恒的股份以后,包船王持股超过百分之五十,加上许恒的百分之五的股份支持,包船王成功控股九龙仓,这场吸引了许多人眼球的世纪收购战落下帷幕。
这次收购,是港岛首例,华人收购英资洋行旗下企业。同时,给今后港岛的资本格局,社会结构,留下了深远影响。
它说明一个事实,英资公司是可以被华资收购的,而且,很可能营运得越来越好。
此消息一出,港岛震动,英资阵营普遍感到沮丧,撤出港岛的速度加快。而华资阵营则备受鼓舞,一个一个摩拳擦掌,准备收购原属于英资的资产。
经此一役,港岛商界华进英退成为定局。
同样在这一战中收获不菲的还有汇丰银行,为收购许恒手中的股份,包船王从汇丰贷款12亿港元,分3年还清,光是利息就超3亿港币,还收获了包船王的友谊。
“这个家伙短短几个月时间以6亿港币的成本,赚了6亿港币,利润超过百分之一百,手中还持有百分之五的九龙仓股份,偏偏港岛的首富包船王还欠了他的人情。”
“他的这份杀伐果断,在我所认识的所有人里面,也是极为少见的。”
“一个近乎完美的商业天才,自己一定要写信告诉总部,引起总部足够的重视!”
……
第二天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的李超人惊呆了,打死他也没想到,包船王已经完成收购九龙仓,原来那个低吸的家伙是许恒,这样一来,所有的这些就都解释得通了。
他本来就被大家誉为金融天才,能从华尔街赚几十亿身家回港岛的人,能看出九龙仓的潜在价值就不奇怪了。
可是,自己手里九龙仓的股票怎么办?
随着收购完成,股价应声而跌,目前股价跌落到只有80元一股。如果他通过公开市场减持,估计能砸到5、60,而自己的成本都超过50元,这段时间不是白忙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