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小太监离开之后,赵佶转过头来,看着陈师道,接着问道:“蔡京的那个儿子,是叫蔡攸吗?你对他了解多少?”
“唔,尚书左丞的那个儿子是叫蔡攸,现在好像是担任鸿胪丞,不过皇上您也知道鸿胪丞是做什么的,臣倒是跟他没什么往来,也不太认识。不过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应该是曾经参加过一次童子举。”
对于蔡攸的事情,陈师道和高俅闲聊的时候倒是说起过那么一句,不过当时高俅也就说了这么一点儿,所以陈师道还真的不太清楚蔡攸是怎么回事儿。
“哦!参加过童子举啊!这么说来,应该是当初跟高俅一同参加的才对。唔,朕好像是曾经见过这个人的,不过又好像不太认识。不过既然能够担任鸿胪丞,想来也是有一些真才实学的,这样,陈无己你替朕拟旨,赐蔡攸进士出身,拜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编撰,参与编修国朝会要。至于说蔡卞么,暂时还没有什么好的位置给他,就先作罢吧!”
轻飘飘的一句话,赵佶将蔡攸给提拔了起来,不过蔡卞现在是尚书右丞,官位不算低,往上提拔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就此作罢了。
其实对于蔡攸,以前的时候赵佶还真的见过,当时一同见到的还有李光、王皋,后来李光还在赵佶那里做了几年幕僚,不过在赵佶登基之后,因丁父忧李光就离开了,到现在还没有过去太久,赵佶自然不会忘了李光这么个人。至于说蔡攸么,当时倒是挺巴结赵佶的,不过赵佶并没有搭理他,后来也没有将他放在心上。今天想起来,却是因为高俅的原因随手提拔了蔡攸一下。
虽然说赵佶给蔡攸的这几个差事地位都不算是多么高,不过跟原来的鸿胪丞比起来,就要好上不少了。
陈师道自然是明白这里面的情况,不过高俅离开的当日,蔡攸的表现他也是看在了眼里的,如此情况下,让蔡攸担当个好的职位,其实对于陈师道来说,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快速拟好了旨意,赵佶过目之后,盖上玉玺,让另外一个太监去了尚书右丞的府上传旨去了。至此,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那里都去了传旨的小太监,只不过尚书左丞那里的旨意却是比不上尚书右丞那里的旨意了。相应的,去到尚书右丞那里的小太监,心里面却是挺开心的。
申斥尚书左丞的旨意,尚书左丞也不会拿宣旨的小太监如何,不过这可以给、可以不给的一点辛苦钱,那是一定不会给的。而尚书右丞那里,宣旨的小太监是一定能拿到一份不菲的辛苦钱的。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是这样的传统,如果是有了什么好事情,不管是登科及第,又或者说是娶妻嫁女,都会给送信的人一份辛苦钱,也算是彩头,为的就是一个好兆头。如果要是什么不好的事情,那收到消息的人家难过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管你送信的人心里怎么想呢?
所以说去到尚书左丞家里的那个小太监,注定是得不到礼遇的,宣旨之后,将敕令交到了尚书左丞蔡京的手上,紧跟着就转身离开了,完全不去管蔡京的脸色是多么的难看。
再说到了尚书右丞家里的那个小太监,宣旨之后,不仅从蔡卞那里得到了一块十两上下的银子,还被拉着好一通闲聊。如果不是宣旨之后小太监还要赶着回去交差,可能蔡卞都要留这个小太监在家里面吃一顿饭了。
当然这个给小太监的钱本来应该是蔡攸出的,不过因为蔡攸还年轻,再加上平日里自己的俸禄又不多,所以听宣旨的时候根本就没带着银子。看出了蔡攸的窘迫,蔡卞这才挺身而出,替自己的这个亲侄子垫上了这锭银子。
虽然隐约知道自己的这个亲侄子被当今皇上提拔一定是有一些原因的,甚至是说跟自己的大哥蔡京都脱不了关系,可是蔡卞其实并不会去理会那么多,自己的侄子升官儿了,本来就是一件好事儿,想那么多有的没有有什么用呢?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尚书左丞的家中,蔡京正独坐在书房之中生闷气尚书右丞的加重,蔡卞却是招呼人替蔡攸摆起了酒宴。正所谓一步踏错、步步踏错,本来没有什么事情的情况下,非要搞事情,那么事情就会接踵而来。
蔡京当时攻讦高俅,其实也是一个冒险之举,虽然说正好赶上赵佶的心里面有一些想法,他这个冒险的举动算是成功了,可是实际上来说,蔡京却是一败涂地。
稳坐在皇宫之中,听见了小太监跟自己回禀宣旨之后的情况,尤其是听到了蔡京接过旨意之后那满脸的死灰色,赵佶心里面就是一阵的痛快。
世间的事情就是如此,不管是开心,又或者是不开心的,总要有个比较。你觉得自己现在不开心,你想想那些比自己还不开心的人,你就会很开心,现在的赵佶便是如此了。
东京汴梁依旧是东京汴梁,虽然说偶尔有个小插曲什么的,但是依旧是那个繁花似锦的东京汴梁,有人来,有人去,有人哭,有人笑。
远在杭州的高俅却是不知道东京汴梁这些日子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终究他不是在东京汴梁了,如果所有的信息都通过暗谍这样传递过来,不说暗谍会不会有暴露的可能,单说这个工作量,就让人有些不能接受了。考虑到所有的情况,在杭州的高俅,只能是让暗谍传递一些重要的消息,其他的事情暂时就顾不上了。
招待完了暗谍的人,高俅也没有吩咐太多,只是让他自己出去,或者是建车行也好,又或者说是酒楼、客栈之类的也罢,总之先搞起一个总部来再说。至于说可能要用到的银钱,高俅就不管那么多了,毕竟他现在手里面也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