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料,沙千户却胸有成竹地笑了:“海上作战可没有传令兵,我们用的从来都是训练有素的海鸟。”
楼千户也跟着大笑:“世子妃安心,我这就去放,一定赶得到。”
两人也是雷厉风行之辈,立刻就要辞了方知雨,赶去安排。
方知雨虽然放了一半的心,却还是忧愁在眉,只道:“多谢!待世子归来,我定在鼎福楼摆下酒宴,再请二位。”
两人也不寒暄,直接道谢辞行。
方知雨捏着手心里的剑,忍不住在心头感叹:其实远见千里的人是宋筠啊!
若没有他提前给自己的这把袖中剑,如何能破了今日之危?
***
这头与钟会分道,刚回到淮王府正门,马车急停,就见里头奔出一个内监来。
“禀世子妃,东升爷爷正派了人四处寻您呢!”
东升知晓方知雨的去处,只是因为腿脚不便才没相随。
但他如此大张旗鼓派人寻找,还让这个内监当众呼喊……难道淮王府里有异?特意提醒她?
方知雨在杏儿和十三的搀扶下,安安稳稳踏着马凳下车,再不敢轻易跳动,也不敢快速步行。
她缓缓踏上阶梯,顺口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内监道:“又来了位传旨的!”
“又!”这个字十分精巧,因为刚走了个,又来了个,还和前一个不一样!
方知雨听出了其中深意,匆匆赶到正殿厅堂之外,就见一队身着铠甲的兵士整装而列,守在左右两边。
来者一共五十余人,神情严肃,态度冷峻,与之前几回护送传旨官的人都不一样,显得很生人勿近。
方知雨往前头一望,发现王妃已经携三位郡主候着了。
她霎时忐忑不安,迎上去向王妃行礼,“母妃?陛下又有旨意?”
王妃伸手扶住她,将她牵引到自己身侧,这才道:“是太后懿旨。”
边讲,王妃的眉眼边往某处挪动了下。
方知雨顺着瞧去,才见到角落里的人影,一共四人,皆是女子!
后头的两人稍显年轻,大概二十出头,分别替前头两人打着油纸伞……遮阴!
而前头两人,一个娥眉淡扫,四十余岁;另一个鹊豆之年,刚过三十,稍稍后立两脚之距。
很明显,四十来岁的女官才是这回宣旨的主官。
但两张脸都沉着,就如淮王府欠了她们数条人命一般。
她们倒是站在阴凉处,王妃等人正在艳阳下,思荻和宋湘淇都忍不住偷偷抹汗了。
方知雨压住心绪,挤出笑颜迎过去,“各位女官,适才我出去办事,得知太后要传懿旨,忙乱赶回,还请多多包涵。”
前头两人不约而同低眉看来,明明只站在高一个台阶的地方,却显得好似比她高出无数个等级。
王妃也跟了过去,“宋宫令,杨司正,淮王府女眷到齐,烦请宣读太后懿旨。”
王妃的语气比方知雨柔和多了,这也是她一贯的性子所致。
但得到的仍然是冷眼,还有那个三十来岁的杨司正一句冷语:“齐了?淮王妃不是讲笑吧?”
那语气,简直没把人放在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