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在现代时,作为学霸,戴如倩对唐诗宋词自然烂熟于胸。
这些大家之作,她可以信手拈来。
只是,作为一名顶尖的学者,现在盗用唐宋名人的创作,戴如倩的心里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
为了生存,也没谁啦。
当戴如倩滔滔不绝地朗诵《春江花月夜》时,全场宾客都站起来为她鼓掌。
她大声地朗诵着一首首传世的唐诗宋词。
那些优美的诗句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而过,让人陶醉其中。
在场的人们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
他们静静地聆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每一个字都如同珍珠般闪耀着光芒,让人为之着迷。
世子妃的声音悠扬婉转,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将这些唐诗宋词演绎得淋漓尽致。
人们不禁为之倾倒,纷纷称赞她为诗仙。
他们感叹于世子妃的才华和智慧,对她充满了敬佩之情。
这一刻,世子妃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就连来自异国他乡的使者们也被深深吸引。
他们惊叹于南昭国的这位世子妃的才华横溢,对她赞不绝口。
一时间,整个宫殿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文学氛围。
而蒋天穹却在座位上差一点蔫得倒下。
什么情况?他准备好的几首诗都没有机会发挥。
成王爷看到这个儿子精神不济的样子,感到很纳闷,徐王妃连忙帮儿子掩饰:
“出门前穹儿就肚子不舒服了,现在怎么还在难受?”
徐国公的脸色十分难看,气得七窍生烟。
他除了喝酒还是喝酒,破天荒地直到烂醉如泥,后来还是大儿子把他背上马车的。
一些同僚觉得很奇怪,因为在他们眼中,徐国公平素是很自律的。
皇后端坐在高位上,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宾客,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当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天际,夜幕慢慢降临时,宴会渐渐接近尾声。
皇上和皇后在众人的簇拥下首先离开了宴会现场,于是宾客们也纷纷起身告辞。
没有人注意到,人群中的国师看向戴如倩,耐人寻味地微笑着,然后他也离开了。
随着药铺生意的日益兴隆,戴如倩发现现有的人员已经不足以应对日常的需求了。
通过蒋天宇的帮忙,找来的掌柜十分称职,药师也不难找谁。唯一难找而又严重缺乏的是药童。
别看药童似乎不起眼,其实对于生意火爆的药铺来说其实要求是很高的。
药童必须身体强壮,因为每天抓药需要走几十公里的路。
他们必须识文断字,这个世界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大多数孩子都不识字,而识字的小孩又大多家庭条件不错,父母亲怎么舍得自己的孩子去做学徒。
他们必须聪明伶俐,因为只有记忆力好,才能记住数千种药物。
他们必须勤快,因为药童除了抓药,另外需要干很多事情,比如采药、研磨药粉、打扫卫生、做饭、跑腿等等。
他们必须喜欢做这一行,因为戴如倩始终认为凡事只有有兴趣,才会有作为。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他们必须人品优良,药铺行业的生意靠的是诚信良心的保证。
一时三刻没有合适的人选,戴如倩就四处留意,让蒋天宇利用广泛的人脉帮忙发出招聘信息。
这一天,戴如倩带着青黛、李嬷嬷想去药铺看看。
在繁华的大街上,戴如倩和青黛、李嬷嬷一起悠然地逛街。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戴如倩身着淡蓝色的锦缎对襟大袖衫,下搭织锦长裙,头戴翡翠发簪和镶嵌红宝石的金步摇,腰间垂着一块成色极好的玉佩,手上戴着镶嵌各色宝石的金手镯。
青黛上穿粉红的缎袄,下穿浅绯的裙子,头戴金簪,胸前挂着金项链,手上也戴着金手链。
青黛和戴如倩从小一起长大,在侯府共患难,吃尽了各种苦。
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她对戴如倩忠心耿耿,将小姐的一切都放在自己前面。
因此,戴如倩如今过上好日子了,她是绝对不会亏待青黛的。
在戴如倩心中,早就已经将青黛当作自己的亲妹妹了,甚至于比亲妹妹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