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朱雄英就从常茂背上跳了下来,然后接过府里下人的水,喝了一口。这要是去别的地方,随行太监是要银针验水的,不过这常家自然是不用,其中道理大家都懂。
“慢点喝,英儿。”
“舅舅,你可知为何今天皇爷爷和爹爹出宫来,将我放在常家,然后皇爷爷和爹爹走了。”
说到这,常升觉得眼前的小外甥眼神变了,常家老大和老三自然也是看到了,瞬间变得恭敬起来,因为此时此刻眼前的小家伙身份不是自家外甥,而是太孙!!!
“舅舅不知。”
虽然还是自称舅舅,可是态度可就大不一样了。
“舅舅,一来自然是因为您是雄英的舅舅,雄英也是心中挂念,这二来朝堂之上常家的地位自然不用外甥再说了,一些事情朝中早就传的沸沸扬扬,后面的事雄英也不知道,可是皇爷爷的意思很明显,害怕三位舅舅像之前那般,这次特来让雄英稳住三位舅舅。”
曹国公一脉的事情,常家三兄弟怎么会不知道,有些差事就是李文忠和自己交代的。眼前的小人是自己的外甥,可是曹国公也是那位的外甥啊。
朱雄英说完以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因为年纪小,常茂不让朱雄英喝茶。
可是常家三兄弟石化了,圣上这是借大外甥的嘴传话啊。
之前朝中传太子要宫变,常家差点做了糊涂事,幸亏太子点醒了常茂,要不然现在常家最好的下场就是三兄弟变成俩兄弟。
“臣遵太孙令!”
现在魏国公不在朝中,曹国公于今日被下旨削爵,这事压根就没有在朝堂之上说。信国公汤和一脉朝堂之事触及不深,而且信国公与魏国公都在边塞。
朝堂上下,只有常家一家势大,后面还有蓝家。
树大招风啊,这个时候也是常家的关键时刻啊,看来那二位要动手了。
“舅舅,天色晚了,英儿要回宫了。”
朱雄英出了门,郑国公府外自有马车等着他。常家三兄弟一直看着朱雄英的马车走远,他们知道,马车之上还有人呢。
进了门,三兄弟谁也没有说话,进了常茂的书房。
常茂来到书柜边上,推了一把书柜,然后书柜后面出现一间密室。
“走!”
三兄弟进了密室...
这密室只有三兄弟知道,里面的空间很小,一般就是商议一些秘事。
“大哥,咱们...”
“你闭嘴,叫老三说。”
常升刚要说话,常茂就堵住了常升的嘴,常茂知道自己这个二弟,那是纯纯的有勇无谋啊。
一听这,常老二也是心中不爽,叫自家大哥鄙视了,关键是老三还在这呢,给自己一点面子都不留啊。
“看什么,大哥叫你说呢!”
“呃...二哥,别老拿我撒气啊。”
“废什么话,快说。”
“大哥...二哥,我猜想皇爷和太子殿下去了曹国公那里,自从新军屡立战功以来,勋贵们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后面皇长孙册封为皇太孙以后,咱们这些勋贵就不知道好歹了,打破了朝堂之上的文武平衡,皇爷不愿意看到一家独大的,要是过于平衡,皇爷也不行,可是咱们现在将文官压制的很死了。”
“为什么太子弄上来一个方孝孺啊,那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酸书生啊。”
“还有,为什么是曹国公啊,因为曹国公从未参与这些,还是陛下的外甥,九江又是新军师长,曹国公一脉手里那是实打实的大权在握啊。”
“可是,再大也大不过那张圣旨啊。”
“这只是开头啊,剩下的就是整治勋贵了,淮西这帮子包括咱三个,那个屁股不是黑的,可是皇爷和太子现在还会怕无人领兵嘛?”
“不会了,就是将勋贵杀光了,天下还是这个天下,今天就是皇爷给咱的警钟,这还是看在英儿的面子上。”
常茂听得一身冷汗,常升听的云山雾绕的。
“行了,这个事到此为止了。”
三兄弟出了密室以后,常茂叫来了常府的管家,说是管家其实是自己父亲常遇春的侍卫长,只不过受了伤,就一直在常家当管家。
“茂大爷,你说。”
“武叔,告诉所有人,即日起常家在军中者,一律在军中值守,没有我的手令不得出营,府上众人无事不得外出,更不能见客。”
“包括我们哥仨,从今起府上闭门谢客。”
“是!”
这个管家随常家的姓,叫常武。一直跟着常遇春,虽说是管家,可是这常茂哥三还是叫声叔。
马车上,老朱抱着朱雄英,朱标坐在一边。
“英儿,你和舅舅们说啥了?”
“皇爷爷,英儿直接说了啊,不要与上回一样,听信了别人的话,做糊涂事。”
朱元璋老脸一震,啥玩意儿,直接说了???可是转头一想,就明白了大孙的意思,小小年纪一肚子坏水。
“英儿,和爷爷还耍心眼,该打!!!”
朱标也笑了起来,想起上次,差点把自己气死,那三个蠢货...
朱雄英自然是知道朝堂之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要是一般来说,自然是不能和下臣直接说的,可是朱雄英就直接说了。
一来是告诉常家、蓝家,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要鲁莽。
二来更是告诉自家爹爹和爷爷,这是自己最后的一点底气了,想要自己拴住鸡,总要留把米吧。
年纪尚小,就有如此心智,虽说这些小动作在老朱看来有些幼稚,可是也能说明一些小家伙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