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太太已经后继无人,认了干亲,她的后事全权由你操办。做法事买墓地都要人去处理,你干了,接受她的财产名正言顺!两厢情愿的事,这也是好事。你别犯傻!你弟媳妇快生了,我要准备去云南侍候月子去。完事我过深圳看看你。”
张静默默地挂断了电话,但心中却久久无法平静下来。她沉思片刻后,再次拨通了张叔的号码,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建议和指导。当她将所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述完毕后,紧张地等待着张叔的回应,并诚恳地征求他的意见。
令张静感到意外的是,张叔竟然毫不犹豫地表示赞成她答应这件事,并强调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造化和机缘。他感慨道:“小静啊,这么多年来,老太太一直住在养老院里,可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让她称心如意、合眼缘的人。如今这个机会摆在眼前,实在是太难得了!”接着,张叔语重心长地说道:“小静,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遇,但它们往往转瞬即逝。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果断决策,抓住每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瞬间!再说这也是做善事,你们算是相互成全,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般让张静恍然大悟,她深深地吸了口气,表示会认真考虑张叔的建议。与此同时,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自己那位无儿无女的三叔公身上。回想起当初,也是亲戚们无奈之下将年迈体弱的三叔公送入养老院,最终他在孤独与寂寞中悄然离世。
想到这里,张静心有余悸,如果自己选择不结婚生子,将来老去时是否也会面临类似的困境呢?到那时再懊悔不已,恐怕为时已晚,世上哪有什么后悔药可吃呢?于是,张静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步入婚姻殿堂,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晚景凄凉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
张静还没缓过神来,就接到工作变动通知,还是李想月告诉她的。院长经过考虑,同意了李想月对张静的安排,让张静去了文体部,除了带练工作,额外还要接待来参观考察的人。最重中之重的工作,是把养老院中的小佛堂工作帮忙干下去。
说起小佛堂,是给老人们建立的。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布置瓜果净水,还要焚香,带老人念《心经》《大悲咒》。原来的工作是一位部长负责,但她工作太忙,加上家乡话太浓。头一次参加法会,张静差点破功,强忍住了。
所有费用来自大家捐款,三尊金光闪闪的大佛像据说是院长独自出钱搞的!张静被注意到还是偶尔捐了笔钱,比其他护工为了应付只交20元不同,张静捐了100元。
部长当时劝她少点也可以,比如50元,最好不要超过院长。毕竟每个月一次,有些人承受不住。张静不以为意,坚持每月50元或100元。她是真信佛,也早已皈依三宝,并有了证。
只是偶尔去庙里,太忙不方便。大部分都是自己看书,如今换个地方念佛,相信佛菩萨保佑加持是一样的。每次念忏悔文,张静都嘲讽自己,和阿龙之间是犯了邪淫。自己有什么脸面去庙里自称佛弟子?可就是和他纠缠不完。佛会加持自己吗?
院长高兴有年轻人加入进来,但张静提出不管佛堂的账。只负责打扫等杂事,大家也同意,女部长也高兴。说打扫都不用张静,有两个护工帮忙做,给张静个好工作。法事期间领读的重任由张静担任,因为她普通话标准。
作为重生者,张静清楚只要有钱的地方,尤其是捐款的地方。基本就没有干净的,所以不肯沾手,当不知道。所有人都对张静热情有加,原来不屑的,也笑脸相迎。只一句“原来你也信佛?”犹如找到了同修。
往昔所做诸恶业 皆由无始念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如今佛前皆忏悔
不知这许多人的忏悔可发自内心深处否?
张静暂时的工作先这样,她愉快的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