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清楚,如果去晚了,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机会。
王英看着顾晓琴离去的背影,好奇地问道:“翠花姐,小顾干什么去了?”
“不知道。”王翠花如实地摇了摇头。
王英还想继续问,但身边的王美兰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她不要多管闲事,于是便没再继续追问。
翌日,天刚蒙蒙亮,工地上的喇叭就响了起来,唤醒了沉睡的村庄。
顾晓琴被吵醒,迷迷糊糊地跑到院子里,用一把冷水浇到脸上,逐渐清醒过来。
她时间紧迫,从空间里拿了几个馒头和牛奶匆匆吃了,然后戴上草帽,提上水壶,关上院门,准备前往集合地点。
“咱们,按照老规矩,两家一组,知青院单独。”王大海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大家迅速分组。
黄燕眼睛一转,冷笑着建议道:“顾晓琴既然从知青院分出去了,就让她单独一组吧。”
她的语气中满是嘲讽和恶意,显然不希望顾晓琴在这次双抢中占到任何便宜。
毕竟,顾晓琴已经好几个月没干农活了,肯定会拖后腿。
“对!都不是知青院的,就应该分开。”孙鹏等人也附和着。
“那就让顾知青和我们一组吧,我们分两块田。”王翠花看不惯知青院的霸道行径,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顾晓琴撑腰。
“我们也同意!”王二牛他们也立即表示支持。
“好,就这么决定了,开始!”王大海虽然对知青院的做法不满,但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尽快将稻谷收回来。
幸运的是,大队的田块都集中且差不多大小,工作展开起来相对顺利。
顾晓琴冷冷地看了一眼知青院的几人,然后对王翠花和王二牛说道:“二牛叔、王婶,我去拿个工具,你们先休息一下。”
说完,她快步离开,朝公社走去。
王翠花和王二牛点点头,也没闲着,直接下田开始割稻谷。
“还好我们没要顾晓琴,你看,还没开始她就偷懒了。”刘妮故意站在王翠花他们旁边,大声嘲讽。
“哈哈哈,还拿什么工具,顾晓琴该不会是不来了吧!”孙鹏一边笑,一边揶揄道。
知青院的人不断冷嘲热讽,许多村民也露出不屑的表情,显然庆幸自己没和顾晓琴一组。
王翠花想要上前和他们争论,但被王春花拦住了。
“翠花姐,别理他们。相信顾知青,她不会说大话的。”王春花坚定地说道。
虽然她不知道顾晓琴到底有什么打算,但心中却有种强烈的预感,顾晓琴肯定会让那些人闭嘴。
“都闭嘴!好好干活,不然扣工分!”王大海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他对那些冷嘲热讽的人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刘妮等人虽然不情愿,但碍于王大海的权威,只能收声。
可他们的眼睛依旧不时瞄向顾晓琴的方向,似乎在期待她的尴尬时刻。
“嗒嗒嗒~”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机械的轰鸣声,所有人都好奇地转头去看。
只见一台从未见过的机器正沿着土路驶来,轰隆声越来越近。大家瞪大了眼睛,试图看清楚那是什么。
当机器逐渐靠近,大家才认出来,驾车的正是顾晓琴。
顾晓琴看到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心中暗自得意,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她心想,别急,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她将收割机开到田边,探出头朝王翠花和王二牛喊道:“王婶、二牛叔,你们都站到旁边去,这里交给我!”
王翠花和王二牛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还是依言退到了一旁,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顾晓琴启动收割机,缓缓进入田地。
随着机器的运转,金黄的稻谷迅速被割下。
“天呐!这机器竟然这么快!”有村民惊呼道。
“不对啊,稻杆留在田里的这么多,咱们以后可没干稻杆用了。”另一个人惋惜地说道。
黄燕见不得顾晓琴得意,嫉妒地大声喊道:“乡亲们,顾晓琴在浪费咱们的粮食!你们看,粮食都不见了!”
“放屁!顾知青才不会浪费!”一个村民反驳道。
随着争论的加剧,围观的乡亲们分成了两派,相互争论起来。
有人对机器的效率赞不绝口,也有人担心这新事物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都闭嘴!我去看看!”王大海放下手中的镰刀,快步走向田里。
此时,顾晓琴已经收割完一亩地。
王大海迫不及待地赶到现场,正好看到她从机器上跳下来。
“小顾,这是什么机器?”王大海满脸好奇地问道。
“这是收割机,”顾晓琴带着几分得意回答,“农机站新生产的。这东西好用得很,一台机器顶好几十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