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睿智与决心,仿佛能洞察未来,掌控大局。"太子庸碌,四皇子虽不乏才智,却过于急功近利,不顾民生疾苦。这朝堂之上,是该换换势力了。"
丞相的背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孤高,仿佛一位即将布局天下的智者。"陛下正值盛年,世事难料。未来的局势,谁人能真正说清?提前将这股势力抓在手里,是最明智的做法。"
“世伯说的极是。”
第二日,晨光初破,早朝的钟声悠悠响起,回荡在空旷的宫宇间。大殿内,百官肃立,气氛凝重而庄严。赵奕躬身走了出来。躬身行礼,双手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奏章。“臣,户部员外侍郎赵奕,有事启奏陛下。”
赵奕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臣上任途经抚州,亲眼目睹百姓生计艰难,田亩之税已令他们难以维持生计,更有不肖官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走投无路之下,只得铤而走险,落草为寇。”
赵奕的话语如同掷地有声的铜钟,回荡在大殿之上,群臣面色各异。
赵奕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与钱太知州,虽率军剿灭了匪患,然其根源未除,如同斩草未除根,春风吹又生。若不及早调整税制,减轻百姓负担,恐怕今日之匪患,明日又将重现。”
一位老臣挺身而出,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环视四周,目光中透露出对旧制的坚守与尊重。“陛下,税制乃国家之根本,历经数代,方得今日之稳定。岂能轻易言变?此等大事,当慎之又慎,以免动摇国本,贻害无穷。”
丞相走了出来,言辞恳切。“陛下。老臣以为当前官吏滥用职权,巧立名目征收赋税,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国家财政亦受重创,亟需严加查办,以正朝纲。”
丞相顿了顿继续说道:“鉴于税制之弊,应由户部牵头起草改革方案,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再行定义税制变革的必要性及具体路径。”
丞相话音未落,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宛如春潮涌动,势不可挡。“臣等附议!”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眉头微蹙,似乎在深思丞相之言。“丞相所言,句句在理。”他缓缓说道,“只是,这彻查官吏之事,涉及面广,非同小可,该由谁来担此重任呢?”
丞相早有筹谋,即刻回应:“陛下,大理寺少卿陆九槐,此人素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断案如神,深受百姓敬仰。臣以为,可由陆少卿与户部携手并进,共同负责此次彻查与税制改革之重任。”
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说:“此事便由大理寺少卿陆九槐与户部员外侍郎赵奕携手合作,共同彻查官吏贪腐之事,并着手准备税制变革的草案,以期通过改革,减轻百姓负担,巩固国家根基。”
陆九槐与赵奕闻言,同时跨出一步,拱手作揖,“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