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奶奶的要求,看在张小的拿出了很多银子的面子上,赵家自然是欣然同意。
赵奶奶从小就父母身亡,是一个孤儿,在大沙村也没有什么太亲的亲人,所以这天晚上干脆就在赵根家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张小川掏了一百多贯钱,在大沙村买了十多亩靠近钱塘江的田地,准备在这里开设机械制造厂。
除此之外,他还准备在这边定居下来,因为他发现这边山清水秀,村民们都是过着宁静的生活,挺适合他静下心来创作。
而且在这里,他想要去临安城也非常方便,坐船来回也就两个小时,想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去城里,想回乡下住一段时间就可以来大沙村。
大沙村是一个有着数百户人口的大村镇,所以张小川在这边建工厂不缺劳动力。
接下来,由赵奶奶的族叔赵根出头,张小川出钱,大沙村人出力,开始快速在钱塘江边挖起了沟渠,并且在沟渠边上建设一栋栋木房子。
建机械作坊,张小川并没有要求砖瓦房啥的,因为这个成本投入太大,还是以后再考虑,现在还不如入乡随俗用木头盖房子来的便宜些。
与此同时,在临安城中,张小川找到了很多铁匠铺,开始给他打造一些工具,比如水车和机械要用到的轴承等等。
与此同时,他还花高价请了一些熟练工匠当厂里的工人,专门给他打制一些工具。
比如简单的锯床,车床,铣床等等机械设备,不求精度有多高,只要能够加工木头就行。
这样机器极为简陋,相信后世的人看到都会说一句垃圾玩意儿,但目前而言,短时间张小川也只能弄出来这种最原始的机器。
机器虽然原始,要求的科技技术也不是很高,但是却可以用水车作为动力,到时候用这些机器加工印刷机,速度将会比全部都由人工制作的快很多倍。
不管是哪个年代,只要肯花钱,什么都可以做的非常快,在张小川大笔的钱撒下去后,就在村民们刚挖好沟渠,房子都还没有建完时,五台大水车就已经树立在了沟渠之上。
半个月后,第一台锯床终于制作完成,这天正式测试机器,所以有很多村民都前来围观。
在所有人的围观下,张小川亲自接上了水车和锯床的齿轮,顿时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带动转轴,转轴带动锯片快速旋转起来。
这些齿轮,都是张小川让人用钢铁浇筑的,之后还需要老师傅慢慢的打磨,稍有不慎还容易报废,非常费时费力还费钱。
一台机器,需要用到好几组齿轮,这样才能让水车那缓慢的转速在机器上转的飞快,光是这些齿轮,张小川就在临安城找了很多铁匠铺才加工完成。
可以说,就这些齿轮和轴承的制作,花费的钱财比买地建房加上支付工人的工资还要多的多。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有了这些机器,以后用机器制造机器就简单的多,或许有一天,这些机器能够成为大宋的工业之母也说不定。
其实制作一台锯床,最费时间的主要是锯片的制作,它需要用上好的钢铁打成一个很薄的圆盘,然后还要在圆盘上开齿,最后还要热处理让锯齿更加坚韧才行。
然而,最简单的机器还是磨床,只要在快速转动的轴承上装一块圆溜溜的磨石,一台最简单的磨床就成了,如果把磨石换成千层底那种用布做的圆盘,顿时就能成为一台抛光的机。
这边,随着水车和锯床的齿轮相连,顿时,轴承上的锯片就快速旋转起来,并且发出轰隆隆的震动声音。
“拿一根木头过来。”张小川朝身边的赵山说道。
很快,赵山就把准备好的一根碗口大小,一人多长的杉树树干拿了过来。
张小川接过碗口大的树干,把它放到工作台上,然后对准快速旋转的锯片慢慢推了过去。
嗤嗤嗤……
随着一阵嗤嗤嗤的声音,锯片和树干快速碰撞,无数木屑纷飞中,树干快速的被切割。
随着张小川缓缓推进,不多久,树干就被切成了两半。
哗!
见到这样的效果,顿时,在一旁看热闹的村民顿时就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