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景阳宫,东暖阁里,龙座上的朱皇帝,看着一声不吭的关宁旧将们,心中了然,重重的咳了一声。
一个个武将,眼神飘忽,左右局促,站立不安啊。
很明显,这帮人呐,还是放不下,心中有点畏惧自己这个皇帝。
这是好事啊,知道怕就好,朱雍槺可不是胆小懦弱无能的大明天子,也会砍人的。
“首先”
“朕代表大明朝廷,欢迎你们,来到大西南”
“你们这些人,能放下昔日的恩怨,投入大明朝廷,证明你们很有眼光,是诚心实意的”
“其次”
“朕也要感谢你们,送来了家眷”
“当初,在磨盘山的时候,王屏藩,王辅臣,高得捷,夏国相父子,他们投了朕”
“但是,他们的旧部,还有几千人,大部分的家眷都在汉中”
“你们做了好事,能让他们阖家团圆,也是大功一件”
“你们从汉中,一路南下,过来的时候”
“应该听了不少吧,方侍郎是你们的老相识了,他是吏部左侍郎,也是朕的心腹谋士”
“还有,夏老将军父子,也是朕的大将,一个统兵3千精锐,一个管着新兵营”
“所以说,大家既然来了,就放开点”
没错,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开场白就是安抚人心。
太明显了,这帮吴三桂的家属和旧将,忐忑不安,有点局促了啊。
朱皇帝要想重用他们,肯定就得给定心丸,否则以后就难办了。
更何况,这帮人确实是有诚意啊,带了那么多家眷过来,安定了吴三桂旧部的人心。
这部分人,可不少啊,总计有三四千人。
特别是夏国相父子的旧部,在潞江安抚司,临阵叛清投明,干掉了张国柱。
投诚的时候,足足有两千多人,遍布明军各营,能让他们家眷团聚,自然是大好事了。
“咚咚咚”
“陛下圣明”
“末将吴应麒,愿为陛下效死”
“末将吴三风,愿为陛下效命”
“末将谭洪、、、”
、、、
下面的这帮人,站了半天,终于听到朱皇帝的安慰,赶紧站出来,再次磕头,大声吼着效死效忠。
没办法,上面的朱皇帝,不发话的话,他们哪里敢发声啊。
没看到吗,朱皇帝的两侧,还有不少皇家侍卫呢。
有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也有顶盔掼甲的武士,腰挎大砍刀,威武不凡呐。
这要是一声令下,十几个吴氏武将,瞬间就能被剁成肉酱呢。
“哎”
龙座上的朱皇帝,左右看了看,摇了摇头,深叹一口气,有点无语了,这就是隔阂啊。
“你们呐,还是放不开啊”
“这样吧”
“吴妃,邢妃,你们先回寝宫吧”
“还有后面的武将,你们都下去歇息吧”
“吴老将军,夏老将军,吴应麒,你们三个留下就行了”
没错,估计还是人太多了,下面的人,放不开啊。
同样,坐在龙座上的朱皇帝,也不好密谈,干脆赶人了。
道理很简单,吴三风和吴应麒,来到了大西南,以后就是吴氏的核心了。
身为后宫妃嫔的吴阿珂,是正经的朱家人,只能是一个中间联络人,决定不了什么大事的。
所以说,将来的吴氏,能混成什么鬼样子,关键在吴应麒身上。
至于吴三风,已经两鬓斑白了,冲锋陷阵就是个笑话,能坐镇家里,多活几年就不错了。
“蹬蹬蹬”
待众人都离开以后,暖阁里,也就是剩下6个人,全是顶盔掼甲啊。
龙座上的朱皇帝,没有在意后面的欧阳卫和丁仁,猛的站起身,一步步走到下面,来到吴三风和吴应麒面前。
“说吧”
“为什么南下,来投朕的大明”
没错,这种事情,还是得当面说清楚,容不得半点模糊。
再怎么说,朱皇帝也干掉了吴三桂,甚至是尸骨无存。
要知道,这可是杀父之仇啊,可谓是不共戴天之仇。
更何况,豪横的朱皇帝,强行睡了吴三桂的嫡女小阿珂,还有抢了大名鼎鼎的陈圆圆。
这种事情,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吴氏的耻辱啊,血仇大恨啊。
“咚咚咚”
“陛下威武”
“大明万年”
老辣的吴三风,没有一丝的犹豫,猛的站出来,双膝一软,直接跪下去,磕头如捣蒜,嘣嘣直响。
没错,他是早有预计的,看朱皇帝的做派,就知道要清账了。
而旁边年轻的吴应麒,则是一脸懵逼的样子,局促不安,还不知道如何应对回应呢。
“回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