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754章 诸事繁琐(下)

第754章 诸事繁琐(下)

五华山,储秀宫,一个大早上,翰林院学士刘茞,就在给朱皇帝汇报外朝大事。

“第三项”

“是来自工部,良渊郡王朱尚书,王左侍郎的联名奏章”

“是关于燧石的采购,好像用度不够了,燧发枪的改造,耗费了不少存货”

“他们还提出,六个步兵营,刚刚装备了遂发鸟铳,训练的太频繁了,消耗了大量的备用燧石”

“第四项”

“还是吏部张尚书的奏章,是关于五军都督府的”

“他提出,五军空缺的同知、佥事、经历和都事,太多了,怎么办?”

“是陛下这边,直接任命,还是等朝廷庭推出一份名单,以备陛下参考任用”

“第五项”

“来自兵部,是龚左侍郎的奏章,是关于川南,夔东府的改编”

“奏章里提到,荆国公王光兴将军,宁国公王有进将军,岐侯贺珍将军”

“这三位将军的部众,对朝廷的整编,好像情绪蛮大的,极其不配合”

“最后一项”

“还是来自兵部,关于缅甸和阿拉干”

“缅甸西北的当督郡城,格礼城,阿拉干的吉大港,”

“他们的意思,这两个地方的兵力,是不是少了点,毕竟都是朝廷宗室的封地”

“一旦发生边境冲突,或高山夷人,土人偷袭”

“这几个城池,丢失事小,朝廷发兵夺回来就是了”

“倘若,宗室大王出事了,必然会震惊朝野,群臣激愤”

哔哩吧啦一大堆,费了不少口舌,刘茞总算汇报完了,关于最近几天的朝政要事。

这个翰林院学士,最近可春风得意了,精神抖擞,走路都带着一阵旋风。

从永昌开始,朱皇帝就一直在外领兵打仗,只带上了一些小年轻,或是世家子弟。

而他这个翰林院学士,却是一直留在大后方,无所事事,等同于废弃了。

想不到,朱皇帝刚回师昆明,就把他提拔起来了,留在身边重用,统筹整个侍从室的郎中。

所以说,被闲置了大半年的他,立马成了中华王朝的政治新星,炙手可热啊。

“王夫之”

“陈恭尹”

“屈大均”

“好,很好,都入朝了”

“这样吧,让他们先干一阵子,熟悉一下朝政大事”

“过段时间,待朕有空的时候,再接见一二,听听他们的高见”

龙座上的朱皇帝,听完刘茞的汇报后,放下手中的大茶缸,沉吟了一下,开始做出回应和指示。

心中暗忖,这几个大名人,名气很大啊,也是很高傲自居。

但是,朱雍槺的中华王朝,生机勃勃,正处在国力快速增长期。

可不是永历王朝,权臣军阀一大堆,朝政混乱,内斗内讧不止的傀儡王朝。

所以说,再怎么高傲的名人志士,也顶不住治世能臣的诱惑,流芳千古啊。

在朱皇帝眼里,名气再大,也没个卵用,先干出个业绩再说吧。

毕竟,他的朝廷,已经走上了正轨,过于重用名人大儒的话,很容易打破朝廷的格局。

“鸿胪寺”

“龙总兵在滇西,军事比较忙,先让右少卿高荣轩,暂时顶上吧”

“告诉他,好好跟那些小国朝贡的使臣,聊一聊,安抚一下,拖住就行了”

“实在不行,就多带他们逛一逛,下馆子吃花酒,好吃好喝供着”

“最好,能留那帮二五仔,一个月以上”

“到时候,吴三省将军,镇国将军朱慈煃的大军,也应该拿下了占城国”

“这可是开疆扩土,容不得半点差错”

“必须阻止他们回国,以免打乱东南半岛的平衡格局,把朝廷处在不利的局面”

没错,朱皇帝的大朝会,已经过去了十几天时间。

不出意外的话,在广东和阿拉干的明军,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反正出动的兵马不多,战船都是现成的,锦衣卫八百里加急,速度更是飞起来。

没错,朱皇帝就是要搞偷袭,趁着过年时间,还有朝贡的空档,突袭搞掉占城国。

到时候,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朱皇帝的朝廷,肯定是不会妥协的。

同样,一个月时间过后,大西南的土司,也搞定的差不多了。

空闲下来的龙世荣,武将一个,再去威慑扯皮,那些朝贡的使臣,不服就干吧。

更何况,这么短的时间,大明就敲掉了一个小国家。

中南半岛,东南亚的一众小国,包括铁头娃南越和北越,他们的国王,只会肝胆俱裂,噩梦连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这个王朝叫大兴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