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谁就得死。
如果不是因为他在汉阳,金城,还有陇西推行新政,这凉州士族也不会如此资助北宫伯玉。
这就是前车之鉴。
因为他推行新政,让士族们看到了即将受损的利益。
所以这些人才会铤而走险资助北宫伯玉。
这是十族八家动手的原因。
士族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在各自的州郡侵吞土地匿藏人口躲避税赋,是因为他们都吃准了。
如果皇帝要治理天下,就离不开他们这些士族。
如果没有士族治理天下,天下就会大乱。
皇权就会被颠覆。
这好像是历史上所有王朝的死结一样难解。
皇权需要士族门阀来维持统治。
但士族门阀在维持皇权统治的时候,也会不断的腐蚀王朝的气运和国运。
从古至今,这种问题都是无解。
随着王朝存续的时间越长,这种局面就越发的严重。
巍巍两汉四百年,这种腐朽之气已经侵蚀了大汉王朝的每一个角落。
在中原,没有人敢动士族豪强的这份利益蛋糕,否则就会面对如同黄巾之乱一样的洪流。
现在的大汉,只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
主弱仆强,外强中干。
皇室式微,但士族强横。
看似天下姓刘,但那只是表象。
而凉州.......
这也是之所以段羽之前选择凉州的原因之一。
凉州虽然也有士族,但比起已经发展了两百多年的中原地带士族。
没落了两百多年的凉州士族只剩下了空壳。
且凉州之地遍地羌患,杂胡。
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即便是朝廷也已经不止一次商议要放弃凉州。
在这种前提之下,凉州血洗一遍凉州士族,影响并不会像是在中原一样。
因为利益还没有触及到中原那庞大的士族体系。
当然了。
这个前提是,段羽并不能主动的举起这柄屠刀,否则依旧会千夫所指。
所以,他现在把挥刀的权利交给刘宏。
他用凉州三郡的税赋来打动刘宏,让刘宏做选择。
如果处理凉州的士族,那朝廷每年就会有一笔巨大的进项。
不管对于刘宏自己,还是对于稳定大汉,这笔钱都是一笔救命钱。
但如果不处理这些凉州的士族,那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君侯此番用的是阳谋。”李儒总结的说道:“而且还是无解的阳谋。”
“属下估计,陛下在收到君侯上交的税赋之后,一定会下令主公清扫十族八家。”
“如此一来,整个凉州便尽数落在了君侯的手中。”
“呵呵。”
段羽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然后笑着拍了拍手:“彩!”
“文优说的不错,本侯就是这么打算的。”
“只要陛下下令,十日之内,将十族八家全部血洗!”
段羽的眼眸当中满是杀意。
两亿钱,听起来好像是很多。
但实际上,对于凉州今年粮食的产量,以及绢帛的产量根本算不得。
在种子改良之后,凉州的亩产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状态。
如今陇西,金城,还有汉阳三地加在一起的耕地面积大概在七百万亩左右。
且凉州的土地肥沃,高产的小麦、高粱一亩地大概能收三石左右的粮食。
而今年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播种了改良的粮食种子,产值几乎翻了一倍。
除去百姓分的的一半,光是三个郡剩余的余粮就有两千余万石。
可想而知,如果明年整个凉州都能推行新政,这个数字会达到一个怎样恐怖的数值。
一统凉州,打开河西走廊,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