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聪明,所以他不能容忍这个世上有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
儒家经典他要学、兵法要学、观星术、奇门遁甲这些他要学,在看到袁燿学了经济学后发生大变化后,经济学他要研究一下,现在自行车他也要研究一番。
以他的智慧倒是也能驾驭,但难免要耗费太多精力。
孙策拜见袁术,说出了他此行的真正目的,他是来寻求合作的。
之前袁燿分析过,董卓的财政有问题,搞不好会崩,殊不知真正财政有大问题的,是孙坚。
董卓没有赚钱的项目,孙坚同样没有;董卓要养几十万大军,孙坚要造船,同样是花费不菲。
但是,董卓想到了解决办法,把治下的世家大族当猪宰了,过了个肥年,孙坚可没这魄力。
现在诸侯之中,统治基础最薄弱的,正是孙坚。
大小诸侯,不管是有野心的,还是只求自保,都必须想方设法变强,采取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几类。
董卓、吕布、公孙瓒这属于军阀,虽然有些行为比较激进,但他们有强大的武力,可以维持统治。
曹操、袁术属于改革派,想方设法的改革大汉的恶政,推行一些积极有效的策略。
袁基、袁绍、刘焉属于保守派,不是他们不想改,而是根本改不了。
孙坚也是这一类,当初他轻易夺取了扬州,也得到了扬州世家的支持。
不论是扬州还是冀州,所有的世家,所要的都一样,就是维持现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要动自然是动他们的利益。
袁家兄弟、刘焉这些人,要么是家世显赫,要么是汉室宗亲,他们可以压治下世家一头。
孙坚就难受了,扬州世家名义上支持他,实际上,只是把他当成看家护院的护卫了。
孙家父子善战,但不善治理,扬州实际上内部很乱。
历史上孙家从头到尾都在打山越,哪来那么多山越给他们打?偏远的会稽也就罢了,丹阳、吴郡也出现大股的山越,哪来的?还不就是和黄巾一样,被世家大族逼的活不下去了,上山就成了山越。
扬州就像一个小号的大汉,看似是孙家执掌,实际上权利和利益都在当地世家手中。
孙坚虽然找到了夷洲,并开始开发,但是那个获利周期太长了,反倒是因为造船和开发夷洲,花费巨大,导致孙坚现在快破产了,不得不向袁术求援。
荆南是大家眼中的蛮荒之地,但瞒不过孙坚。
袁术的红糖大都通过水路,顺流而下,卖到了扬州,然后再由麋家运到北方售卖。
麋家从青州贩盐,再从南方贩糖,光这两个买卖就够赚的盆满钵满,养活半个徐州。
孙坚看的是直流口水,他也想赚这个钱。
虽然没经过商,但他也有船,再加上与袁术的关系,孙坚觉得自己可以争取一下子,趁着袁术搞的这个衡山论剑的机会,派孙策来与袁术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