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城来到学校,找到龙建云,一起带着担架返回饭店。他们小心地将石黑子放在担架上,抬起他往村子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龙凤城和建云闲聊着,谈论着石黑子的伤势和大师伯的医术。龙凤城对大师伯的能力充满信心。
他们的大师伯,名为田大有。其门派主修法术与武功,受伤自是家常便饭。然而,此门派医术虽不甚精通其他病症,但若论及治疗外伤与内伤,却几乎是药到病除。
就以接断骨为例,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在他们手中,只需将断骨扶正、接上,敷上草药,再用细棉线和细树条子固定断骨处,绑紧,然后将微毒的草药汁浇在断骨处的细棉线上,药汁便会透过细棉线渗至肌肤。
细棉线遇水则紧,微毒使肌肉肿胀,肌肉挤压断骨,让断裂的骨头完好合上。那疼痛定然是刻骨铭心。但只要熬过两日,断骨便开始愈合,痛苦也会逐渐减轻。
通常,七天至多九天后,断骨处便会消肿,绑在断骨处的细棉线和细树条也会自动脱落。若是断的是腿骨,此时便可下地,拄拐行走亦无大碍,半月后便能正常行走,一月半后更是一切如常。只需注意挑东西时别过重即可。
像石黑子这般腿都不知去向的重伤,要想完全康复自是不可能,不过一个月后拄拐行走还是有望的。届时,学点坐着干活的手艺,养活自己并非难事。
饱餐一顿之后,石黑子躺在担架上小憩了片刻,终于恢复了些许精力,缓缓睁开双眼。他定了定神,思绪渐渐清晰起来,开始讲述起这段长达十个月的惊心动魄之旅。
想当初,他们一行人登上那艘运载士兵的船只,满心期待地奔赴战场。抵达目的地后,经过一番分配,各自归入所属部队,并马不停蹄地前往海滨之城。然而,仅仅过了短短一个月,战局急转直下,他们遭遇惨败,不得不被迫撤退。身后紧跟着穷追不舍的洋兵,一场生死追逐就此展开。
一路上,他们且战且退,每当碰到规模稍大些的城市,便立刻组织防御工事,但面对强大的敌军攻势,往往难以抵挡。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奔逃,一路退却至江城。幸运的是,这里迎来了增援部队和充足的军备物资,让他们得以喘息并坚守阵地。
就这样,漫长而艰苦的守城之战持续了整整五个月。那些与石黑子一同从练塘村走出来的十几个战友们,始终紧紧跟随在龙建飞身侧。在激烈的枪战中,唯有龙建飞展现出超凡的战斗技巧,成为众人仰仗的高手。每当敌人逼近时,他会带领着其他十余名兄弟毫不犹豫地一同冲杀而出。面对人数多达五六十人的洋鬼子小队,他们犹如猛虎下山般势不可挡,眨眼间便能将对方斩杀殆尽。
长官目睹他们的战斗力后,龙建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被委以大队长的重任,组建短刀队。龙建飞倾尽全力,从三江县寻觅出一百八十多位身怀短刀绝技的老乡,短刀队应运而生。
龙建飞毫无保留,一有空闲便传授武功,这一百八十多人宛如鬼魅,成为鬼子兵的噩梦。一旦鬼子攻入城中,他们便如狡兔般隐匿于街边房屋,伺机而动,猛然杀出。他们手中的短刀,在这短短几个时辰里,如死神的镰刀,收割了数十个洋兵的性命。
龙建飞将杀敌最为高效、相对简易的三招刀法传入军中,部队在白刃战中,犹如猛虎下山,瞬间超越洋兵。这便是在江城物资日益匮乏的境况下,洋兵历经五个月仍无法攻破江城的缘由。
龙建云感慨道:“那你们皆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