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一场暴雨过后,房屋出现了一些渗漏的问题。雨水从屋顶的缝隙中渗透进来,滴落在地面上。一些墙壁也出现了轻微的潮湿迹象。
面对这个挫折,林观音没有气馁。“吃一堑,长一智。”他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发现是屋顶的排水设计不够完善。于是,他对屋顶的坡度和排水管道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进。他增加了屋顶的坡度,使雨水能够更快地流走;同时,在屋檐下安装了宽大的排水管道,将雨水引导到远离房屋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新型房屋的优点。它们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内部保持干燥温暖。人们开始纷纷效仿,抛弃了传统的茅草屋,选择建造这种新型的房屋。
但林观音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公共建筑的建设。他设想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众人的大型礼堂,用于集会和庆祝活动。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谓是空前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一个共同的场所来交流和欢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林观音面临着诸多技术和人力上的挑战。首先是建筑规模的问题,礼堂需要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众多的人,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更复杂的结构设计。其次是施工难度,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一切都要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工具来完成。
然而,林观音坚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精心绘制了礼堂的设计图纸,向人们展示它的宏伟蓝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鼓励大家一起努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人们被他的热情和信念所感染,纷纷投身到礼堂的建设中。他们从远处的山上搬运巨大的石块,用来作为礼堂的基石;砍伐粗壮的树木,制作梁柱和屋架;烧制大量的砖瓦,用于铺设屋顶和墙壁。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搭建屋架时,由于木材长度不够,需要拼接,但拼接处的强度不够,容易断裂。林观音经过思考,采用了榫卯结构,增加了连接的稳固性。又如,在铺设屋顶时,发现砖瓦的重量超出了预期,原有的结构难以承受。他又重新计算了受力情况,增加了支撑点和加固了横梁。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礼堂终于建成。它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内部宽敞明亮,装饰精美。人们在里面举行集会、庆祝节日,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空间。
林观音站在礼堂前,望着人们欢乐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建筑奇迹等待着他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