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孙悦瑶眼中满是欣喜与自豪,说道:“哥哥们真棒,多亏了你们。”孙悦瑶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她知道如果没有哥哥们的保护,她可能会遭遇不可想象的危险。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看着哥哥们,心中充满了温暖。
战了多时,三兄弟愈战愈勇,小混混们渐渐不敌。他们的脸上露出疲惫之色,但心中却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孙逸云三兄弟的对手,但又不敢轻易投降。他们在心中暗暗后悔,不该招惹孙悦瑶。
最终,在三兄弟的奋勇拼杀之下,小混混们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三兄弟收兵而立,仰天大笑,尽显英雄本色。他们的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心中充满了自豪。他们知道,他们保护了孙悦瑶,也维护了正义。
孙逸云转头看向孙悦瑶,脸上露出温柔之色,轻声问道:“悦瑶妹妹,你可安好?”孙悦瑶脸颊微红,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之情。她知道,哥哥们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哥哥们都会保护她。
集市上的人们纷纷为孙逸云三兄弟鼓掌喝彩,他们的英勇行为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孙悦瑶在哥哥们的保护下,继续踏上了西行的征程。而这场集市上的激战,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传奇故事。
一行人悠悠西行,于斯日抵达玉田县虹桥那珠树坞村。孙辰忙不迭安排众人安歇,只待次日赶赴围里村。
次日晨曦微现,天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众人已收拾好行囊准备踏上行程。这时,小孙子那圆溜溜的眼睛一下子被崔家烧饼铺子的香气吸引。只见那吊炉烧饼在炉灶中滋滋作响,金黄的外皮泛着油光,芝麻如星子般密布其上,羊汤在大锅里翻滚,热气腾腾,浓郁的香味直钻鼻腔。小孙子立马停住脚步,小脸涨得通红,哭闹着非要吃那烧饼、喝那羊汤。孙辰望着小孙子渴望的眼神,心中一软,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让众人一同去品尝。
众人围坐在简陋的桌旁,那烧饼刚入口,酥脆的外皮破裂,油香四溢。小孙子吃得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多吃了几个。待日头渐高,高悬至三丈时,小孙子原本欢快的脚步突然踉跄了一下。他的小手紧紧捂住肚子,眉头紧皱,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紧接着大声叫嚷着肚子难受。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他便呕吐起来,秽物溅落在地,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孙辰的心猛地一紧,一把抱起小孙子,小孙子在他怀里虚弱地抽泣着,身子不停地颤抖。
孙辰与儿媳赵氏心急如焚,仿佛置身于热锅之上。孙辰的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赵氏在一旁不停地踱步,双手绞着衣角,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孙辰看着小孙子难受的模样,脚步越来越快,仿佛慢一点小孙子就会更加危险。
接着小孙子病情却愈发严重,呕吐不止。
在多方打听之下,他们得知玉田县城有一位御医杜经安,是青龙人氏。杜经安医术高超,声名远扬。他身姿挺拔,一袭青衫随风飘动,宛如仙人下凡。那浓密的剑眉下,双眸明亮深邃。
杜京安乃是杏林医馆的东家。称为御医是因为知县及凡吃皇粮的之人都需要他诊病。他的杏林医馆,在县城中颇负盛名。曾经有一位秀才,在赴考途中路过县城突发恶疾,全身浮肿,高烧不退。众人将他抬到杜经安处时,杜经安从容不迫地为其诊断。他先切脉,那脉象紊乱如麻,杜经安却面色平静。接着查看症状,只见秀才身上的浮肿处皮肤紧绷发亮。杜经安精心调配药方,日夜守在床边观察病情变化。经过几天几夜的精心医治,秀才终于康复,得以继续赴考。
杜经安性格豪爽仗义。有一回,一位镖师在途中经过县城时遭遇山贼,受伤后流落至此处。杜经安不仅为他疗伤治病,还帮助他联系同行,让他能重新出发。他常说:“江湖之人,应相互扶持。”
孙辰和赵氏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杜经安。他们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忐忑,将杜经安请至家中。杜经安踏入房间,先仔细查看了小孙子的面色,又轻轻为其切脉。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紧张的呼吸声。
孙辰忍不住轻声问道:“杜大夫,我这孙儿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病得如此严重?”杜经安微微抬头,目光平和地看着孙辰,说道:“莫要太过焦急,从脉象和症状来看,应是受了些寒湿之气,又加之饮食有些不当,脾胃受了些损伤。不过,我有把握医治。”
片刻之后,杜经安说道:“莫要惊慌,此症虽急,但能医治。我开一方药,悉心照料,几日便可痊愈。”孙辰和赵氏听闻,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一些。他们赶忙去抓药,赵氏按照嘱咐精心煎药。炉灶里的火苗跳跃着,药香逐渐弥漫全屋。杜经安不时前来查看,调整药方剂量。
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小孙子的病情逐渐好转,不再呕吐,脸色也恢复了红润。
孙辰和赵氏对杜经安感激涕零,杜经安的名声也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从此,杜经安在县城这一带更是成为了百姓心中的神医,他的故事也被人们口口相传,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县城里,只要提起杜经安和他的杏林医馆,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杏林医馆也常常门庭若市,有从远处赶来求医的,也有前来感谢杜经安的。杜经安不仅医术精湛,还常常教导徒弟们要心怀慈悲,对待病人要尽心尽力。他的徒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也逐渐成为了优秀的医者,传承着杏林医馆的名声和医术,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和希望。而杜经安依旧一袭青衫,在医馆中忙碌着,他的身影成为了众人心中的温暖与希望的象征。
小孙子病好之后,孙氏一行人心怀感恩,打点行装,准备继续踏上征程,前往围里。那一日,阳光洒在大地上,虽有些许暖意,却也难掩众人心中的丝丝忧虑。毕竟前路漫漫,不知还会有何种艰难险阻等待着他们。
他们一路前行,脚步虽有些沉重,却也坚定。刚刚走到虹桥镇时,却不想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只见官道上,官军如狼似虎,气势汹汹地在征兵。那些官军个个身着铠甲,手持兵刃,面容冷峻。凡适龄男子,全被不由分说地抓走当兵。孙氏一行人躲避不及,慌乱之中,竟被抓走了三人,分别是孙逸飞、孙逸风和孙逸云。
孙辰见此情形,心中焦急万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在原地来回踱步,双手紧紧握拳,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愤怒,口中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众人亦是愁眉不展,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们在原地焦急地等待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煎熬一般。
就在大家满心绝望,不知该如何是好之时,突然间,那被抓走的三人竟回来了。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孙辰急忙上前,拉住他们问道:“逸飞、逸风、逸云,你们怎么回来的?
孙逸飞面色还有些苍白,喘着粗气说道:“叔,我们三个趁着看守我们的两个人喝醉酒之后,便悄悄商议,寻了个机会就跑回来了。”
孙辰听后,心中既庆幸又担忧。庆幸的是他们安然无恙地回来了,担忧的是若官军再来追捕,又该如何是好。众人围在一起,低声商议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有人提议赶紧离开此地,以免再次被官军抓走;有人则担心匆忙离开会遭遇其他危险。大家争论不休,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此时,天空中渐渐飘起了乌云,仿佛也在预示着前路的艰难。孙辰沉思片刻后,说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暂且先离开虹桥镇,寻一处安全之地再做打算。”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他们再次背起行囊,小心翼翼地离开了虹桥镇。一路上,他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再次遭遇不测。
在前行的路上,孙辰心中感慨万千。这一路的波折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艰难。但他也知道,无论前路如何,他们都必须勇敢地面对,为了家人的安危,为了心中的目标,他们不能退缩。而那刚刚经历的惊险一幕,也必将成为他们旅途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彼时,孙辰站在土坡之上,目光中带着急切与期待,他招手叫来孙逸飞,神色凝重道:“逸飞,你脚程快且机灵,前去探问一番,此处离围里还有多少路程?”孙逸飞微微颔首,应了一声,随即如脱兔般迅速跑向远方。
他沿着蜿蜒小道一路疾驰,路旁树木在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语诉说着旅途的艰辛。途中遇到一位老者,孙逸飞赶忙上前,抱拳躬身,言辞恭敬问道:“老人,敢问此处距围里还有多远?”老者手抚胡须,眯眼打量他一番,缓缓抬手遥指前方,说道:“从此处前行,约还有十五里路程。”孙逸飞谢过老者,又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不一会儿,孙逸飞的身影重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他额头上挂着汗珠,气息微喘,快步来到孙辰面前,抱拳说道:“叔,打听清楚了,此处离围里还有十五里。”孙辰听闻,心中大喜,眼中阴霾瞬间消散不少。他抬头望向围里方向,仿佛已能看到那处的希望之光。
众人听闻此消息,皆面露欣喜之色。队伍中有人开始低声交谈,言语中满是对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憧憬。孙辰心中默默盘算,十五里路程,若加快脚步,不久便能抵达。他转身面向众人,高声说道:“诸位,如今距围里已不远,我们再加把劲,早日到达。”众人齐声应和,士气大振。
于是,众人重新整队出发。孙辰走在队伍前列,步伐坚定有力。此时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似在为他们鼓劲。孙逸飞紧跟在孙辰身旁,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孙氏一行人沿着道路前行,脚步匆匆,离围里越来越近,心中希望之火也越燃越旺。他们期待着到达围里后,能过上安宁的日子,摆脱一路以来的颠沛流离。然而,前路仍可能有未知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此刻满怀希望的心让他们无所畏惧,坚定地向着围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