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卤菜生意走上正轨,刘玉溪也就不再管这摊子事了,只在卤料快用完的时候,她才会去县城再买一批佐料回来配一下料包。
一个礼拜期满的时候,刘玉溪就去铁铺取了飞刀,这是他们县城最有名的铁匠师傅给她打造的,飞刀已经开封,看着就锐利无比,还给她配上了牛皮套,可以斜系在胸前,也可以系在腰间,就看刘玉溪自己的出刀习惯了。结完尾款,把飞刀收到背篓,实际上是收进了空间。刘玉溪就去了书店。
家里只有堂哥和小舅以前自己抄的启蒙书籍,别的书本就没有了,虽说这个朝代已经有活字印刷了,但可能那位穿越前辈对造纸术的改良不太精通,所以好的纸张成本还是很高,书就卖的还是不便宜,像那些启蒙书籍,虽然就薄薄的一册,却也要500文到2两银子一本,这价格就和纸张的质量有关。
刘玉溪找了几本雍国的游记,又把科举需要的书籍从启蒙到最后所要用到的都要了一份,问了书店老板,有没有历年乡试,府试,和殿试的优秀答卷锦集,知道是有试题集的,又选了近十年的试题集,以后每年出新的了也得过来再买一份。
所有的算下来,花了280多两,这是很多农户人家十年不吃不喝都挣不出来的银钱,你说没有点家底怎么供得起孩子一路科举?
刘玉溪把这些书全买了不完全是为了以后给刘玉安用,而是她自己准备也全都学习一下,这精神力都出来了,谁又能保证以后她会不会穿成男的是不是?那一些男人在古代应该掌握的技能,有机会的时候还是提前掌握比较好,总不能这一世就光打猎,照顾小孩了吧?
把所有的书都放在背篓,游记和试题都收到空间,只把科举的书留在外面,买了点五花肉就回了外婆家。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年底的时候,大嫂生了王家第四代,是个男孩,取名王晨阳,因为头发乌黑茂密,小名毛毛。家里的孩子集体升了一辈,对这个小侄子都很好奇,尤其王信和刘玉安,和毛毛都在床上时,一个没看住,他俩就跑到毛毛旁边这戳戳那戳戳的。
二堂哥王义的婚事也商定了下来,定的是大伯母同村的一个姑娘,知根知底的,二堂哥去他外公家的时候也在村里见过,他自己也是愿意的,两家商量明年8月份办婚事。
主要是因为这半年卤菜卖的好,家里有了一些余钱,孩子们又渐渐长大,所以外公一家决定要重新起房子,到时候在老宅旁边再买两处宅基地,分给二舅和小舅,到时候就分家,现在卖卤菜的钱也是分成了五份,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小舅,刘玉溪,每人各拿两成。所以婚期就定在了房子建成,分家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