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 > 第183章 天启元年

第183章 天启元年

就是建造一个四层的祭坛。

主祭,配祭平坐。

其余祭祀的是五方上帝、日月、内官、中官、外官、以及众星。

赵峥打算依据唐制,建造祭坛,至于配祭就算了。

其次是就是立宗庙。

赵峥姓赵,赵姓源于嬴姓,往前追追名人,可以追到周。

牵强附会一些,也可以说是赢姓后裔。(大宗称姓,小宗称氏,嬴政做了皇帝,应该称嬴姓而不是赵氏。)

但是赵峥并不打算强行认祖宗,隔了这么多代完全没必要。

赵峥否决了王仲琳追认祖宗的建议。

赵峥家往上数几辈也没人有个爵位,自己就是家中始受封者,即为太祖。

同时追赵父为德祖。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与七庙比缺的是昭穆二庙。)

按理赵峥应该祭祀始祖庙、太祖庙、高祖庙、曾祖庙、祖庙和父庙。

赵峥接纳了意见,让礼部负责督造五庙。

但是父庙只督造,毕竟自己父亲还活的好好的。

其余礼制,赵峥让王仲琳参照大唐礼制,加以增删,制定成册后自己再决定。

马周则是奏请自己早些生下嫡子,这让还在给汝南避孕的赵峥有些尴尬。

赵峥计划是等汝南满十八再去生子,不过这些话暂时不能公布,否则会导致群臣哗然。

国无嗣君,社稷不宁。

大朝会一直开到深夜,明确责任人,任务下派到具体负责人。

至于负责人还需要那些人手,可以自己组建,自己能从民间挖掘出人才,经过吏部考核一样任用。

赵峥前两年都不准备实行科举,以举荐选官为主。反正都是草台班子,再草率一些也没什么。

以目前的科学基础,赵峥注定不可能带领辽东进入现代化。

但是科学的种子已经种下去,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了。

大朝会结束了,赵峥单独召见了马周加7个州的刺史。

五年计划是必须要推行的,但是赵峥也不确定这些人到底领会了多少。

又有几人会真心实意落实政策。

所以赵峥需要通过一场谈话来熟悉这些以后的州官,然后确定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

如今赵峥引进多个世家来协助治理朝鲜半岛,这些人是各有心思,还是愿意跟随赵峥的步伐走,赵峥必须得很清楚才行。

只有清楚了那些是可用的,那些是可以拉拢的,那些是后面必须干掉的,赵峥才能真正的逐渐掌控整个国家。

对于那些有小心思的,赵峥也不算现在就收拾,毕竟承诺的还是要履行的,只能先苦一苦这些扶余百姓了。

日后赵峥拨乱发正,这些扶余人会对赵峥更加感恩戴德。

一场谈话结束后,赵峥留下了马周。

“宾王,依你之见,那些人是可用的?”

“陈家薛家可用,王、谢、杜三家各有心思,但是可以试着拉拢。苏定方不适合主政一方,他又挂了军委之职,大王可以擢一苏家干才为尚州都督,带苏定方行刺史之职,裴家也是如此。”

“跟我看的差不多,不过只是一次谈话,真心假意还不能完全确定,本次以能力高低来论,王谢最佳,杜陈次之,薛家再次之。暂且先用着吧,第一年以考成法来定绩效。”

至于裴苏,赵峥直接没提,苏定方,裴行俭如今一门心思铺在军务上并没有形成治政理念。

赵峥打算还是从裴苏两家挑选人才代行刺史之职。

平壤刺史赵峥许给了马周,但是马周估计也没时间单独关照一州,实际也是挂了名。

还有燕州(今辽阳鞍山),抚州(今抚顺沈阳)、渤海州(鸡嘴那一小块)、折州(今铁岭、开原)

未置刺史,抚州有煤矿,赵峥直接打算实行军管,不置刺史,主要以发展煤矿工业为主。

燕州为首都所在,也不置刺史,主要以钢铁产业为主,农业为辅。

渤海州赵峥打算建设成最大的渔业州,农业也不为主,同时海军也在渤海州组建。

只剩折州刺史空置,赵峥计划依旧以折州为饵,继续从大唐挖人。

开完大朝会,赵峥才发现做个领导人,真的不容易,假期这段时间,赵峥还在凭借档案资料来记住每个人的样子。

至于档案怎么记,自然是建档案的时候,全部拍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正德皇帝朱厚照水浒:我武大郎,反了!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起飞,从1973年开始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