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唐,开局带小公主去现代 > 第278章 殿试

第278章 殿试

“学生听着呢。”

“道德经有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何解?”

“学生以为......绝弃圣智,而民只知有利,故趋利者百倍;绝弃仁义,而民不知爱亲,故大反乎孝慈——此不当绝弃者而绝弃之,其弊如此。至于巧利圣智仁义相悖,能绝之弃之,盗贼何有?此当绝弃者绝弃之,其效如此。三者以下,谓治民不必以令,但命令必本于躬行所系属者为要。见素则识定,抱璞则神全,少私寡欲,所谓有天下而不与也,非裕无为之化者,曷克臻此?”

周怀仁洋洋洒洒千余言,所解虽与赵峥所学的解略有不同,但是意思大差不差。

考校这章,算是赵峥临时想的,想看看周怀仁的治国思想。

这一章老子并非反对圣智、仁义、巧利,而是反对‘以为文’。

圣智、仁义、巧利不是仅靠文饰标榜就能形成正向风气的。

“那你若是主政一方,当如何改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建立很难,毁掉却很容易,大燕如今虽是处在上升期,但是社会风气并称不上淳朴。

粮食过剩,谷贱伤农,商业兴盛,百姓逐利,这仿佛是社会的必然。

但是赵峥并不希望这么早社会风气就开始腐坏,这次选拔人才,更多的是希望可以充任地方。

德教是少不了的一环,但是对于怎么改善社会风气,赵峥也是两眼一抹黑,后世何种树立典型的宣传还少吗?

多少年了,都没太大改善,以前扶个老人,不过是小事一桩,如今敢扶老人的都能上新闻。

笑贫不笑娼更是遗毒至今。

赵峥也不知道该怎么杀这种风气。

周怀仁略一思忖:“德教在于感化......”

周怀仁对于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有些感触,经济发展太快了,百姓都开始浮躁了。

“依你之见,树典型,立奖惩,不担心百姓为了逐利可以行好事?”

“子贡赎牛以有例在先,若是百姓为了奖励甘心做好事,这钱花的也值得。”

“嗯!若是你主政一贫困县城,其县没有矿产,只适合种粮食等作物,当如何改善其贫困的现状?”

这道题范围很广,也很深,不是浅浅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周怀仁再次陷入长考。

赵峥也不着急,纵然在后世想改变一个地方的贫困县帽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较有名的一个后世某徐县长几乎是以杀富济贫的方式,依靠自己的背景硬是让王首富投资了贵省某贫困县。

视频虽然流传一时,这位徐县长也被广大网友耻笑。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家确确实实把事情办成了,县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只此一点,也能称得上好官。

而在如今,周怀仁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官之子,也没有当将军的爷爷。

大燕也几乎没有他压的动的,拉投资估计是很难了,只能从内而外打开突破口。

周怀仁遍搜脑海中所看过的书籍与案例。

大概两刻钟左右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路。

“如今,谷物极贱,种地只能让百姓吃饱,并不能让百姓致富,学生以为......”

赵峥静静听完,大致总结为三点,发展副食品如酿酒、制糖、制粉等等,其次是养殖,再次之是因地制宜搞种植业。本质上还是比较务实的,不过方法都是之前用过的。

听完后,赵峥并没有立即评判,而是让他先回去候着。

不管如何,这个周怀仁确实有些想法,给出的措施也是切实可行的,只是停留在过去的案例与经验之谈较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