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毫泼墨,四个字跃然纸上——“还我山河”!字里行间,激荡着澎湃的激情,仿佛唤起了古老的战歌。老萧,你此刻莫非是岳武穆的灵魂附体?或是无意的灵感碰撞,借用了历史的台词?
“这是什么意思?”陈池困惑地问道,作为一个行走江湖的镖师,他的政治觉悟并未触及到这般高度。萧半和轻笑一声,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宋与清之间的商道,有一段紧邻金国边境。金国对这条繁华的商道早已垂涎三尺,想象着日进斗金的景象。你说,他们真的会乐于见到宋清两国互惠互利,共同繁荣吗?”
陈池眉头一皱,恍然大悟道:“你是说,就像我村里的王麻子和我那邻居张小二。他们的生意从我家门前经过,虽然我本无意搅黄他们的生意,但若我使些小手段,金国不也正会如此吗?”
陈池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智慧。他耸了耸肩,坦言道:“不过我和张小二的关系还算不错,他的家底比我丰厚,实力也比我强。若是我真的搅黄了他的生意,被他发现,恐怕我难以承受其怒火。”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总结道:“所以,清国如张小二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萧半和听到这里,不禁抚掌大笑,“好!你的比喻真是风趣而贴切!正是这个道理。连我们的韩大将军也是这样想的。”
那么,韩大将军又是何方神圣呢?陈池好奇地追问。
“韩大将军是宋国的兵马大元帅——韩世忠。”萧半和缓缓道来。
似乎看出了陈池的迷茫,萧半和晒然一笑,解释道:“韩大将军正计划借这个难得的时机,出兵金国,夺取从开封以北至邯郸郡的广袤土地。”
这一瞬间,仿佛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眼前活了过来。那是一片位于黄河以北的广袤土地,地势开阔得仿佛能容纳千军万马。骑兵在这里驰骋起来将如虎添翼。金国每次进犯宋国,都是通过这片区域动用大军。
“一旦我们攻克这片土地,开封城的北面便多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而且邯郸这座坚城,将成为我们抗击金国的桥头堡。”萧半和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这样的壮志雄心,让人仿佛听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在耳边低语。这片土地的未来,将是一个简单而又庄严的约定。在一个历史的风云交汇点,整个金国如被无形的锁链所困,对于大宋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在这波澜壮阔的舞台上,萧半和以他独特的英气,仿佛重现了韩世忠的威武,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昭示着坚韧不拔的决心。
“韩将军的布局已历时一年,粮草兵力已蓄势待发。若非有外力增援之忧,这片金国土地必将落入我手。此刻,正是我们等待已久的时机。”萧半和的声音中透露出沉稳与果决。
陈池则像一位沉思者,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的洞悉与超脱。对于他这个穿越者而言,宋、元、金、清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他并未被所谓的国仇家恨所困。他内心深处更像是在思考着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
“然而,宋金之间的相互提防如同猫捉老鼠,频繁的兵马调动定会引发敌人的警觉。”萧半和解释道,“因此,韩将军巧妙地将前期的准备工作交给了丐帮执行。尽管这涉及重大机密,但我们必须瞒过现任帮主乔峰。”乔峰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不仅是金国的贵族,更是契丹人的真实身份。这令陈池不禁心生疑虑,他内心深处不禁担忧这是否是某种恶趣味的体现。
“洪老鬼为何没有详细告知原因?”陈池好奇地问道。但萧半和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微笑道:“他既然亲自出面组织此事,那便意味着他的决心。”陈池明白,自己或许不得不为这场大计出力。
“当然,”萧半和继续说,“你的付出将得到应有的回报。”陈池心中暗笑,他虽然不是那种只看重利益的人,但听到有报酬还是让他眼前一亮。他接着调侃道:“萧大侠,你们都是做大事的人,我对你们的节操表示由衷的敬佩。不过我是个镖师,太艰巨的任务我恐怕无法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