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学堂了。
就暂时在家里,让林氏教他们。
反正,林氏的学问好,教孩子们又耐心,又温和,讲课的水平不亚于学堂的夫子。
几个孩子们也愿意跟她学。
还省了交学费。
于是,家里的几个孩子的学业就交给了林氏。
之前是兼职教一下。
现在是全职教,林氏难得出了一趟门,让盛二郎陪她去镇上的书铺子里走了一趟。
买了一些常见的蒙学教材回来了。
认真地给孩子们备课。
还买了不少的纸墨笔砚等,这些费用,都是公中出。
村里还有其他孩子们也停了学,问盛老爷子能不能过来,到盛家旁听一下。
盛老爷子也征求了林氏的意见,她是夫子,她做主。
林氏同意了。
这个消息,一下子在桃花村里传遍了。
大家都听说盛家的媳妇是个女夫子,会教孩子们读书,还不要钱,于是,一窝蜂的想把孩子送到盛家来学习。
这样就很为难了,盛家不是学堂,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容纳这么多孩子。
还有,林氏只有一个人,毕竟精力有限。
还是棉娘多嘴了一句,说每三天开一次大课堂,所有人都可以来旁听。
不具体每个人都教,能旁听,能听懂多少算多少。
反正也不收学费。
只把精力重点放在自家孩子们身上。
棉娘这个意见很好,盛家就采用了这个方法。
也不用每三天什么的,就是天气好的时候,随机上课,和练武一样,敲一下村头的锣鼓,敲三下就是号召大家来习武,敲五下,就是让孩子们来上课。
这个法子,村里人都同意。也都很感激。
不用报名了,人人都可以来旁听。
其他村子里,还沉浸在算赋的后遗症里,桃花村的损失最小,都是因为猎到了那只熊的缘故。
闲暇感慨下来,都说是托盛三郎媳妇的福了。
穷苦老百姓,这个世道真不好活啊!
***
收赋税的事情,棉娘不放心阮氏。
悄悄去镇上,见了阮氏一面。
阮氏与她说了,“你不用担心我,我手里头有银子了,张屠户把他的藏银,给了我二十多两,交算赋,我们一家只有三口人,只交了几百个大钱,剩下的,一部分给他买了药,请了郎中,还没有花完呢。”
“你给我的那十两,我更是动都没有动。我还每天卖猪肉,手里有活便的钱,你不用担心我。”
棉娘点头,她看着阮氏,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
又不知道从何开口。
阮氏又道,“张屠户现在想拿银子自救,让请各种郎中过来,我把附近的郎中都请遍了,郎中们都说没法治好了,药还在给他拿,都是拿得最便宜的那种,苦得要死,又吃不好病的……”
“你放心,只要他好不了,他就没法怎么样我,顶多就是骂几句,骂我又不掉块肉,他好不了,他就受我拿捏,我吃不了亏。”
棉娘点头。
“娘,您受苦了,一直没能体会到娘的苦,是棉娘以前想得不够周全。”
阮氏红着眼睛笑道,“棉娘已经够好了,是娘没本事,让你过得委屈巴巴的,你不恨娘就好了。”
母女两人通过上次的事情,心结都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