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国时期,鼓岭与赣省庐山牯岭、浙省莫干山、豫省鸡公山齐名,被西方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而每逢夏季,在鼓岭联盟的组织下,一场场歌舞酒会、园艺展览、下午茶、读书会、科学探讨会等休闲社交生活,就在山间徐徐展开。
从1885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外国友人盛夏时节到鼓岭避暑,与本地人共同生活、和谐共处。
外侨们向村民提供诊疗,教儿童读书写字,协助村民抵御野兽,当地百姓就为外国友人提供食物,帮他们建造房子,还帮他们照顾孩子。
并且至今有着不少照片可以见证那时候鼓岭的友情。
可惜的是抗战期间,鼓岭受到严重破坏,从此走向沉寂。
不过鼓岭在远东基督徒中间也颇为有名,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倪柝声曾在此购买一批传教士别墅,办成“执事之家”。
并且于1948年和1949年曾办过两次影响深远的全国性同工训练,今天那里许多村民仍都是基督徒。”
[U盾就是你:这是互帮互助啊,相互得利!]
[睡觉睡觉:那时候中国太需要外国的知识来驱散封建思想的阴霾了。]
[删你:这个时候伟人应该还在读书来着(思索)]
“不过当时鼓岭建筑多属避暑用暂住性质,因而大多规模小,多为石垒的单层小屋,如今大多成了废墟。
不过现在再度开发,又新建了70多座别墅,汽车可以直接到达,另外还有建成的“柳杉王公园”和正在建设的石柱山景点、牛头寨景点,增添游览景色。”
康强笑着补充,然后继续说道。
“现在来讲磨溪景区,福州磨溪景区位于福州市鼓山东侧快安村。
磨溪原名龙溪,全长25华里,发源于鼓山,因水源丰富,因为清道光年间全盛时沿溪处处磨坊,故名“磨溪”。
磨溪溪水时而曲折迂回,时而直泻而下,所以有“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一说。
而溪中大大小小岩石,被溪水冲刷得干干净净,不停的流水随着不同落差,发出各种响声,有琴声、锣声、鼓声等,尤其龙潭深邃,水色透明,泉水从高处落下,响声更加清脆。
顺溪进山,两山对峙,对岸溪中一岩石宛如一顶纱帽,其上和着一株榕树,枝叶茂盛,叫“纱帽潭”。
而磨溪东边另一条小溪,泉水经过重重叠叠岩层,不断地从高山寨流下,磨溪西侧的路旁有一组岩石构成的山洞,上刻“龙溪古迹”。
洞口上方刻有“无为而成”四字,横穿过磨溪,一条小路可上山坡,路旁一块岩石像青衣学士拱手溪边,岩石上刻着“南宫拜石”。
溪旁还保留一块磨盘石,这是从前放水轮车的地方,后来这里修起了拦水坝,成为了一个小水库。
另外经过福州岩友两年多的开发,磨溪已成为福建省最成熟的户外自然岩壁攀岩场,计有三片岩壁22条线路。
其中两条传统攀线路,其余20条为运动攀线路,线路高度10—21米不等,线路难度5.7—5.12,石质均为花岗岩。
另有一条21米速降道,坡度85—87度,为了增加安全性、保护绳索,还在崖顶转角处安装一镀锌管形成光滑过渡。
可以说,福州磨溪景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较成熟的天然攀岩场所。”
[对就是那块:哎呦我去,可以攀岩啊,那有时间我得去瞅瞅了。]
[说啥呢:这摩崖石刻是真多啊(宕机)]
[神色不挠:这是有效石刻,无效的是乾隆那种(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