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带头,众人向太后行了大礼。
太后富态了一些,眉目中透着慈和:“都起来吧。”
说着又招手叫大公主过去,大公主乖巧地走去太后身边坐下,太后牵起她的手。
“你这孩子最是孝顺,只是也到了该进学的年纪,无谓留在山上蹉跎。”
说着看向皇后:“你稍后下山,便带上玥儿一起吧。”
太后早已知道她们此行的目的,一开口就是拒绝。
皇后微愣,随后道:“母后说得哪里话,玥儿跟在您身边,可长进了不少呢,怎么就蹉跎了?”
“再说,哪有儿孙在外面享福,把祖母一个人留在庵堂的道理?”
太后依旧拒绝:“哀家习惯了庵里的日子,又有旧时姐妹作伴,难得自在。”
皇后扫一眼苏和光。
苏和光会意,也出言劝说:“臣妾们也知道太后娘娘诚心为国祈福,只是山上日子毕竟清苦,太后娘娘就算不为皇上皇后娘娘的孝心,也要考虑自己的身体啊。”
太后神色显见有几分松动。
薛昭媛接收到苏和光的眼色,也趁热打铁:“是啊太后娘娘,我的瑜儿这两年也大了,总是念叨太后娘娘呢……她一个做孙女的尚且如此,更何况皇上这个亲子。”
看嫔妃们都上道,皇后面露欣慰。
裴才人也跟着劝:“先前臣妾不长进,引姑母为臣妾担心,还请姑母给臣妾一个改过的机会。”
至此,太后动容不已,泪湿眼眶。
大公主拿出帕子,替祖母拭泪:“皇祖母,咱们回去吧,孙女知道,皇祖母也是想念父皇的。”
太后闻言破涕为笑,点了点大公主的鼻尖:“你这小丫头怎么知道?”
大公主吐吐舌头:“反正就是知道。”
事情到这里已经妥了,皇后立刻安排带来的人帮着收拾东西,随时准备启程。
来的时候皇太后依仗就备着,如今一切顺利进行,众人在庵里用过素斋下山,不过黄昏就回了紫薇城。
……
皇上率领百官宗亲等在宫门口。
太后从车架上下来,看见这阵仗,又红了眼眶。
“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皇帝一掀衣袍跪下行了大礼,然后道:“母后为国祈福劳苦功高,您当然受得起。”
太后连忙上前搀起皇帝,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宗亲、后妃们陪着哭了半晌,慢慢止了哭声。
“叫大臣们都回去吧,咱们一家人和和乐乐说话便也是了。”太后吩咐。
皇上点头应允。
这场母子之间的龃龉终于结束,迎来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局。
……
寿康宫。
皇帝专门派人添了些花木摆件,整个宫室焕然一新。
太后感慨:“皇帝有心了。”
母子之间,岂有隔夜仇?
皇上陪着太后用过一盏茶,才回了紫宸宫。
他也不是心肠多坏的人,就非要苛刻自己的生母,只是有些风气必须从一开始就杜绝。
比如,当日母后插手后宫之事,他若不及时阻止,谁知道日后她会不会把手伸向朝堂,为裴家牟利?
外戚不就是这样养起来的吗?
他只是做了一个皇帝必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