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
苏和光头也没回。
蠢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苏和光随口一问,只是想知道,沈霖这次又能说出什么样的蠢话来。
沈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憋出四个字:“邀买人心。”
“哈。”
苏和光果然笑了。
她握木勺的动作顿住,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向沈霖:“你说我邀买人心?”
沈霖递碗的手也顿住,被苏和光看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祝长史在后面维持秩序,察觉到这边的停顿,不由得被吸引,从远处走过来。
她听见苏和光问:“你是觉得我这个人清高,不该做邀买人心的事,还是觉得邀买人心是种算计,太不体面了?”
沈霖低头思索片刻,才吱唔道:“都有。”
这下连祝长史也笑了。
苏和光夺过沈霖手中的粗瓷碗,倒尽碗底积水,摇头失笑:“你还真是……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你对世界的认知还是非黑即白呢?”
“什么意思?”沈霖不解。
沈霖不解。
沈霖挠头。
祝长史长叹口气,替无语的苏和光解释:“你说咱们郡王邀买人心,可这些灾民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每个人都吃到热气腾腾的食物,得以饱腹。郡王收获了好名声,灾民有什么损失呢?”
什么损失也没有。
苏和光又递出一碗热粥,才道:“做好事不求回报,那是圣人的品格。”
说着她用种挑剔的眼光扫了一眼沈霖:“你本人就是个道德低谷,怎么好意思对我要求这么严苛啊?”
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对,让他产生了误解。
沈霖闻言,脸涨得通红。
苏和光与祝长史对视一眼,都笑起来。
由于苏和光带头,许多大家族也加入到施粥的行列中,女帝对此乐见其成。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对于灾民的安置方案终于出来了。
朝廷划出周边几个村子,允许灾民就近定居开垦田地。
苏和光伸了个懒腰:“总算结束了。”
她是个能坐着绝不愿意站着的人,最近一日不落去施粥,着实有些劳累。
不过,结果是好的,她在民间的名声好了不少,女帝还给了许多赏赐。
苏和光倚在回廊观鱼,祝长史从外面进来禀报:“郡王,庄子上新收的人里,有个小子说想见您。”
能背井离乡离开梓州的,大多都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这些人凭着一口气来了锦城,却再也没有重新建起一个家的勇气,即便朝廷分了田地,他们也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苏和光便收留了一些人在庄子上。
只是……
能劳动祝长史特地前来通报的,只怕有些不凡之处。
苏和光倍感惊奇。
于是便见了。
这是个很不一样的人。
根本不像灾民。
粗布麻衣穿在身上,也无法掩住他身上的光芒。
他像一颗星星。
“你……”
“在下少微。”
果然,他有一颗星辰的名字。
苏和光似笑非笑地审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