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进所言虽然有违赵景的想法,但确实很有道理。
见他只是侧耳细听,赵延进继续进言:“官家您看,太原城墙虽败,但毕竟有基础在,我们只需要将其修缮至开战前即可。而北方的代州则可以增高和加厚城墙,以增强防御能力。
此外,滂沱河南岸也可以增建一座新城,规模不必过大,能够容纳一万名士兵即可,并在周围可开垦之地耕作备用军粮,以此实现守军的自给自足。”
赵延进的提议让赵景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相比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一个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不耗费过多资源的情况下加强防御。
赵延进见其有所动摇,继续劝谏:“陛下,如果只是按臣说的方法来做,臣预计最多只需十万至十五万贯就能完成所有工程。”
沉思稍久,赵景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赵延进的建议。
只能说不愧是朝中老将,眼界的确比自己开阔许多。
赵延进得到认可后,开始着手实施这些计划,他向赵景请求手谕,并表示会立即前往周围城镇征召民夫,开始动工。
赵景照准,赵延进领命即走。
直到独自一人回到住所时,赵景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心里头萌生些许遗憾。
河东之地得之不富,失之不贫,打下它绝非是为了民生,而是军略,也就是为了日后北上收复燕云、反攻辽国做准备,正因为如此,此次征伐北汉时他才会尽可能的以和平手段灭亡北汉,是为了保留人口,也是为了保住城池。
可惜刘继元这崽子认死理,就是不愿投降,时间一拖再拖,气温逐渐升高,宋军士气持续下降,赵景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强攻了,结果就是让原本就凋敝的太原城更加残破。
并非他出不起五十万贯钱,主要是代价也太大了,未来还有数不清的硬仗要打,如果每打一场就要花几十万贯钱来处理后事,那财政早晚有崩溃的一天。
为大局考虑,他只能放弃重现太原风光的念头。
……
就在赵景动工准备筑城的同时,受命寻找粮队的潘美也抵达了辽州。
等他来后,首先直抵知州府衙打探情况,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没有见到过北汉的购粮队吗?”潘美皱眉问道。
“回将军,确实没有,所有外来贩子都需要在州府内登记,领牌子,可下官已经查过,从一个月前至今为止都没见到北汉国来的商队。”知州恭敬地回答。
潘美沉思片刻后追问:“那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地方有较多的粮商或者价格较低呢?”
这话问的很关键,北汉国贫,购粮队肯定是要货比三家,哪家实惠买哪家的,同一个地方同行多了就会产生竞价,照着这方面找肯定能省下不少力气。
知州想了想,回答说:“要说粮商,当然是本城内最多,这好歹也是座大城市,来来往往的商贩最多,交易量最广。
除此之外当属榆社,那里的五乡河水源充足,水质颇高,灌溉出的粮食质量较好,所以吸引了不少粮商前往采购,再运往别处贩卖。”
潘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虽不确定,但最起码有个可以查找的方向。
潘美仅歇歇脚,婉拒了知州的盛邀后即刻亲率队前往榆社调查情况。
一路上,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和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从傍晚到次日凌晨抵达,街上还没有多少人,向东门守卫出示过令牌后方的入城,一路所见米铺、粮行都还没有开门,潘美只能先让随行千骑驻扎在城外,而他与几个部将找到一家最早开门的粥铺坐下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