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现在师里各单位的通信组都是之前派出去学习的,就连陆续赶回来的学员们,在学校学的也都是老版本的软件。
情况很快被汇报到了师长韩振江那,韩振江一听这还了得,让参谋紧急通知下面单位的通信小组,用最快速度把人集合到一起,交给曲森做紧急培训。
还好部队现在正处于集结状态,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下面各单位的通信兵全部到位,曲森在利用投影仪开始给一群军官和战士上课。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兄弟单位支援过来的人手和从各军校借调回来的学员加入到听讲的行列。
还好这次软件升级主要针对的是内核和加密方式,操作方面只有登入和认证模块变动比较大。大家又都有基础,曲森教起来并没有太费事。
不过完成了紧急培训后,并不代表大家就可以解散了。韩振江又给所有通信保障人员下达了新的命令:“重新给参演部队和各辅助单位分配通信代码。”
部队间日常联络本就是有各自的呼叫代码,不过韩振江考虑到,上次演习蓝方强大的通讯打击能力和高科技手段,琢磨着如果沿用老的通信代码,通信系统一旦被入侵自己这面的部队调动和后勤准备太容易曝光了。
于是便想到了给各单位分配新的通信代码,并启用了还没有完全完善的杀手锏命令代码。
“命令代码”的灵感来自于,上次曲森破解了蓝方的通讯软件便直接得到了蓝方所有的命令。
五师完成通信网络化升级后,韩振江就在想,如果己方的通信系统一旦遭到敌方的入侵,所有命令也同样会完全暴露。
于是韩振江就让下面的参谋组开始着手编写命令代码。
这个“命令代码”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古代和近代军事斗争中,因为命令的传递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就一直有同暗语或者代码编写的方法。
不过近代以后随着有线和无线通信逐渐取代了原始命令传输手段,加密的重点被转移到传输手段上。为了提高效率,传输的命令本身用词越来越精简,但基本不再使用暗语。
命令代码虽然理解起来非常简单,但编辑起来却是个极其繁琐的工程。不但要简练便于查询和背诵,识别度还要高,不容易产生混淆。
正因为这样,虽然上次“风暴”演习之后韩振江手下的参谋们便开始了这个工作,但经过一年的时间,还是没有彻底完善。
现在演习尽在眼前,也顾不上完善不完善了,只能先把编好的部分拿出来,下发给各通信小组,再配上新的呼叫代码,韩振江相信,就算蓝军入侵了自己的指挥系统,短时间内也无法从中分析出有用的情报。
呼叫代码的更新很快完成了,包括曲森在内的所有通信小组抓紧时间边熟悉拿到手的命令代码,边做模拟命令传输训练。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七月二十三日早上八点整,五师军网通信平台收到了一条新的多媒体消息。
消息的内容很简单,一张军事地图,地图上标注着演习中红方的驻防区域。
命令接到的同时,五师全体参演部队瞬间行动了起来,一部分通过陆路开往指定集结点,另一部分通过早已做好准备的铁路系统,乘上军列前往演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