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即将暴雨的天空,乌云密布,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大臣们分列两旁,个个神色肃穆,看似恭敬,然而那低垂的眼眸中却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
李明站在朝堂中央,面色沉静,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不为周围的压力所动。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忧虑,如同一缕轻烟,若隐若现。最近,朝廷中的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暗中较劲,明争暗斗,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诸位爱卿,近日边疆战事吃紧,军费开支巨大,朕深感忧虑。不知诸位有何良策?”皇上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焦虑和期待。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一位老臣率先出列,他的步伐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和责任。拱手说道:“皇上,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增加赋税,以充实国库,保障军费。”他的声音颤抖而坚定,脸上的皱纹随着话语的起伏更加深刻。
李明心中一紧,立刻反驳道:“皇上,万万不可。如今百姓生活本就艰难,旱灾蝗灾不断,农田颗粒无收,若再加赋税,恐生民变。”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决,目光直直地看向皇上,充满了忧虑和诚恳。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李大人此言差矣。国难当头,百姓当为国家分忧。况且,只是适当增加赋税,并非无法承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别有深意。
李明毫不退让,向前一步,大声说道:“国家之根本在于百姓,若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加赋,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百姓一旦被逼无奈,揭竿而起,那将是国家的灾难!”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那些主张加赋的大臣,毫不畏惧。
朝堂之上顿时争论不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声音此起彼伏,有的高亢激昂,有的阴沉尖锐,仿佛一场激烈的交响曲在朝堂上奏响。
就在这时,一位平时与李明不和的大臣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阴翳,阴阳怪气地说道:“李大人如此反对加赋,莫不是有什么私心?是不是担心自己在百姓中的声誉受损?”他的话语如同一把毒箭,直射李明的心房。
李明怒视对方,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你这是血口喷人!我李明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问心无愧。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为了百姓的安宁!”他的声音震耳欲聋,在朝堂上回响。
皇上看着群臣争吵,脸色愈发阴沉,如同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都给朕闭嘴!”他猛地一拍龙椅,怒吼道。那声音如同惊雷,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低下头,不敢出声,大气也不敢喘。
皇上沉思片刻,目光落在李明身上,说道:“李明,朕命你在三日之内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否则严惩不贷。”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决,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李明心中一沉,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但还是坚定地说道:“臣遵旨。”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充满了决心。
退朝后,李明回到府中,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书房内,檀香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却无法缓解紧张的气氛。众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如同被乌云笼罩。
“大人,此事极为棘手,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中的折扇也停止了摇动。
李明皱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声沉重而急促。“增加赋税肯定不行,但军费又不能短缺。我们必须另想办法。”他的声音低沉而急切,目光时而落在书架上的典籍,时而看向窗外的天空。
经过一番商讨,他们决定从精简朝廷开支和鼓励富商捐款两方面入手。“先从朝廷内部的开支入手,那些不必要的奢华浪费必须削减。同时,去拜访城中的富商,说服他们为国家的战事贡献一份力量。”李明的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