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三姐妹各展所长,开始了一场艰难的治疗。叶知昭负责总体调理,叶知暖专注药物配伍,叶知秋则结合新学的域外医术,设计了独特的治疗方案。
第一周过去,病人的症状开始有了变化。原本漫无规律的疼痛逐渐固定在某些特定部位,这正是瘀血开始松动的征象。
"很好,"父亲观察后说,"现在是关键时期,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反应。瘀血开始松动时,反而是最危险的时候。"
果然,第二周时病人突然出现剧烈反应,疼痛加剧,还伴有发热。一些人主张停药,但叶知秋坚持己见:
"这是好现象,说明瘀血正在化解。现在停药,反而会前功尽弃。"
她调整了药方,增加了活血药的剂量,同时加入一些缓解疼痛的药材。渐渐地,病人的症状开始减轻,脉象也趋于平稳。
一个月后,病人的情况终于有了显着好转。不仅疼痛基本消失,多年的其他症状也随之改善。更重要的是,他的脉象恢复了正常的节律。
"医道贵在持之以恒,"父亲总结道,"这个病例告诉我们,有时候病因并不在表面,要善于追根溯源。"
叶知秋若有所思:"就像那句"病急乱投医",有时候看似治好了,实际上却留下了更深的隐患。"
深夜,姐妹三人还在讨论这个病例的经验。叶知昭说:"这次的成功,关键在于我们三个的配合。如果单打独斗,恐怕很难取得这样的效果。"
叶知暖点头:"是啊,就像这次用的药方,融合了各地的精华。光靠一家之长,确实难以应对这样的疑难杂症。"
叶知秋正在记录医案,突然抬头问:"父亲,您说我们这次的处理方法,是不是开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父亲微笑道:"医道如江河,只有不断融入新的支流,才能奔流不息。你们这次的尝试,或许真的开创了一种新的可能。"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医案上。叶知秋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医案,更是医道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突破。这让她明白:医术的进步,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更需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永不满足的求知之心。
"对了,"叶知暖突然说,"我们是不是该把这个医案整理出来,让更多人能从中获得启发?"
"好主意,"叶知昭赞同道,"不过要写得详细些,特别是治疗过程中的每个转折点,都要说明原因。"
就这样,姐妹三人又开始了新的工作。她们知道,这不仅是在记录一个病例,更是在为医道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