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平东军攻城的前一日,地道终于挖通了。
为防止消息泄露,大齐皇帝只带了太子和几个心腹逃离。
他没有别的地方可去,投奔北离去了。
等到平东军,历经一日苦战,攻下了建安。
找遍了宫廷,到处都没有找到大齐皇帝的身影。
刘能抓紧时间排查,这才得知皇帝跑路了。
后宫里的妃嫔,连同皇后都没有带上。
刘能上书送到朝廷,又已经过去了近半月。
他已经派了兵出去,但没有能追上。
萧九尧倒是没有怪罪他,彻底攻下大齐,也算是大功一件。
朝堂上下一片欢腾。
大齐百姓对蜀王并没有怨怼,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于百姓而言,所求不过是个温饱而已。
兴,百姓苦。
亡,亦百姓苦。
蜀王治下,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天下百姓所求,不过如此。
萧九尧很快派了朝中重臣出去接管大齐属地。
萧九尧按照郡县制,重新划分了大齐蜀地,共分为四州,四十五郡。
之前选拔的人才,源源不断的送了出去。
这个时候,满朝文武不得不佩服萧九尧的远见。
若非王上高瞻远瞩,此刻怕是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境地。
眼下来看,文举武举都要继续下去。
毕竟北离的疆域,可宽广着呢。
文举武举都不会限定考生的地域,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得到重用。
姜池收到了蜀王的旨意,让他不必阻拦大齐皇帝。
巴蜀是可以靠大军镇压,但最终受伤害的,不还是百姓吗?
大齐已经不复存在,萧九尧打算放慢脚步。
巴蜀两地的书院虽然正常开设,莘莘学子的身影穿梭于庭院楼阁之间,书声琅琅,但真正进入书院的女子不多。
一则当地百姓受传统观念的桎梏颇深,对女子踏入书院念书一事内心还满是抵触。
二则书院自身亦面临难题,针对女子的教材眼下还在艰难地摸索之中。
云昭月想了想,觉得可以把教学的科目做一些细化。
就像是大学选专业一样。
萧九尧在朝会后特意留下了张济,二人于御书房内促膝长谈。
张济听完后不禁拍手称赞,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蜀地眼下现有的特色技艺来说,类似刺绣这一传统手艺,若能加以整合创新,融入时尚元素,面料知识等,便可拓展为一门全新的服装设计学科。
云昭月迅速行动起来,四处搜罗各类专业资料,将服装设计、诗词文学、琴艺绘画等诸多适合女子研习的专业知识都下载到平板上。
先组织学院里的老师们集中学习,待老师们融会贯通之后,再由他们去学院里为女子们授课。
与此同时,寻找新矿脉对于此后的发展的重大意义。
想到要寻找新的矿脉,叶轻书向萧九尧提议,也专门开设一门学科。
这日,他进宫面圣,向萧九尧郑重提议,不妨也在书院里专门开设一门有关寻矿探矿的学科。
寻找矿脉少不得要到处奔波,他并不不想蔓蔓分开。
萧九尧知道叶轻书的心思,也认可。
任何关乎国家命脉的关键领域,太过依赖一个人或少数几人的力量,都绝非一件好事。
一旦遭遇变故,极有可能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