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杨说的斩钉截铁,甚至是他的心中坚信,现在常经文是不敢再随意杀他们这些商人的。
之前的粮商会被冠以私通鞑子的罪名,那是因为当时闹出了民乱。
鞑子又兵临城下,常经文这样做,也得到了布政使衙门,还有提刑按察司的默认。
这些官员的心中很清楚,平时贪钱没啥,但鞑子进攻这次,可得稳着点。
因为鞑子是来抢的,要是鞑子破城,那他们的一切就没了。
这也是明末时期,一些官员的想法。
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是想着,来了人换个人磕头就是。
但这次,没民乱,韩杨就不相信,常经文这还敢杀他们。
其他商人听韩杨这样说,仔细想一下也对。
他们的心这才慢慢的放下去了。
而就在他们一个个放下心,开始喝茶聊天的时候。
宋英却是穿着一袭白衣,带着几名士兵快步走了进来。
不过士兵没走进屋内,而是在门口站在了两边。
宋英走进来后,看着这些商人轻声道:“诸位!今日本官奉都指挥使大人的命令,将各位请来都指挥使衙门。
相信你们也都猜到了其目的。如此我也直说了。
如今已进入冬季,我山东都司衙门的兵丁都需要冬装。
但制作冬装便需要棉花。本官想知道,诸位为何不将棉花卖给都司衙门?
这是何难道?我要是没记错,都司衙门买卖想来公平。
哪怕是买一个小商贩的东西都会给钱。”
军纪问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常经文的心中很清楚,军规军纪比啥都重要。
怎么搞,都不能败坏军纪。
军队,不能让老百姓敬畏,而是应该让敌人敬畏。
一支不受百姓待见的军队,它是成不了大事,也做不了天下主人的。
所以从一开始,常经文就在狠抓军纪问题。
有些事,必须在一开始就定下规矩,要是等下面的官兵形成习惯后,你再想要去纠正。
那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了。
……
宋英的话让一众商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将目光看向了韩杨这个领头羊的身上。
韩杨面对宋英,并未有丝毫惧怕。
而是慢条斯理的说道:“宋大人,这并不是我们不卖给都司衙门。
按理说,为朝廷效力,即便是我等商贾也知晓其道理。
但我们手中的棉花,毕竟还要卖给百姓。
如果都司衙门购买太多,这怕是会影响百姓购买棉花的价格。
而且都司衙门要的棉花太多,我们卖给都司衙门,百姓怎么办?
那我们就只能从其他地方购买,然后再卖给百姓。
如此一来棉花价格势必会大幅度增长。
所以这不是我们不卖给都司衙门,而是百姓需要。
不过如今宋大人都请我们来了,老夫也给个实话。
如果都司衙门想要购买棉花,这当然可以。
不过不能让百姓吃亏,都司衙门得负责运输等额外的费用。
如果都司衙门接受这些,在当前的原价基础上涨八成,负担运输以及差价,我们便可以将棉花卖给都司衙门。”
棉花,这玩意儿不论是在啥时候,都不是什么廉价的东西。
棉花在大明朝时期,早已普及了。
但因为种植等各方面原因,价格也显得很是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