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抬起头,望着高力士,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高力士,我心中有些烦闷,难以入睡。”
高力士走到李隆基的身边,轻声道:“殿下,太子之事,确实让人痛心。但您也要保重身体,毕竟您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李隆基叹了口气,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太子死得不值得,最主要原因是计划不周密,执行力不够坚决。做事犹豫不决,往往是大忌。”
高力士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认同:“殿下说得极是。当年张柬之他们发动神龙政变,准备充分且不说,关键是所有的人一鼓作气,把事情做成了。太子还是太幼稚,年轻气盛。”
李隆基的眼中闪过一丝沉思:“李多祚他们虽然骁勇善战,但他是个胡人,哪里知道内宫的战法。他的勇猛,反而成了他的致命伤。”
高力士深以为然,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太子的失败,也是因为他太过依赖武力,而忽视了内宫的复杂和人心的难测。”
李隆基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将来若有机会,定要吸取太子的教训,不仅要有勇有谋,更要懂得人心。”
高力士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鼓励:“殿下,您有这样的觉悟,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谈话持续到很晚,烛火渐渐黯淡,书房内的气氛也变得越发沉重。高力士看着李隆基疲惫的面容,轻声道:“殿下,夜已深,您还是早些休息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您要保重。”
李隆基点了点头,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高力士,谢谢你的提醒。我会记住你的话,好好休息。”
高力士微微一笑,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李隆基独自一人,面对着烛火,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韦皇后的野心如同潜藏在深宫中的一条巨蟒,缓缓地舒展开来,等待着时机,一击必杀。她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后宫的争斗,更透过宫墙,投向了那金光闪闪的龙椅。她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呼唤,那是对权力的渴望,对成为武则天第二的向往。
在她的精心策划下,玄武门不再是那个见证了无数血雨腥风的地方,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名字——神武门,玄武楼也变成了制胜楼。宗楚客又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请求加封韦后的尊号为顺天翊圣皇后。这些改变,不仅仅是对名字的更换,更是她对权力的象征性宣示。她通过这些举动,向世人宣告她的意志和决心,她要像武则天一样,掌控这个帝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