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以为科举很容易,只要努力读书就可以考取个功名,就以明清两代一共差不多25万举人,中国千年科举状元也才600多个,就说举人按人口比例和个人付出来说,比现在很多科级处级干部还难得,科举不是应试教育,而是普通人无法触及的素质教育,精英教育,科举最终选拔的是天资聪慧,有家族背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经营,
所以林东明等四人能考上秀才已经是难上加难了,而这一切,靠的就是林东阳,各种机缘巧合下整合出来的人脉背景才能成功,可以说他们四人,如果分开的话,基本上也只有林逸风,还有可能考中秀才,其他三人属于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李秀才当初说,为什么穆东洋就算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也很难考中秀才的根本原因。在林家村欢快地享用完流水宴后,林东阳立刻带着他们三人赶回了林家大院。这一次,林东阳备足了更多食材,因为他深知这是一场秀才级别的宴请,在东河镇是个大事件,定会吸引更多人前来。
不出林东阳所料,这次宾客盈门,收到的礼物也更多了。县令依旧如约而至,并在林家大院用完饭后才离开。饭桌上,众人又是一番相互夸赞。此外,县令还试探性地询问了林东阳在府城的生意状况,并探讨是否能让其他村子的人一起卖草编篮子。然而,林东阳只是稍作迟疑,并未多言。
次日,穆春林拿着一份地契来找林东阳,说府城里有个小院价格实惠,问他是否愿意购买。林东阳好奇地问穆三舅为何会有府城的人脉能买到小院。穆春林笑着说是县令私下托他来问的。
林东阳闻言,不禁陷入沉思,回想起赵举人曾提及的知县之事。当初赵举人给林东明等人送来府城考试资料时,林东阳曾让林逸风带他到赵举人家拜访。赵举人了解林东阳的意图,便向他透露了县令的背景:孙县令是京城人士,与太子有些亲戚关系,但并非直系亲属,且家风清正。
这让林东阳对与孙县令的交往更加放心。林东阳想到这里,便点了点头,心想:有便宜不占,岂不是白费了机会?这也多亏孙县令人脉广、面子大,才能为他找到这样一个既便宜又位置优越的院落。
其实,余老爷一直有意将府城里的一处宅子赠予林东阳,但林东阳觉得不能总盯着一只羊薅羊毛,薅得太狠了,羊就会跑掉。因此,他婉拒了余老爷的好意。现在,县令主动提出帮忙,林东阳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决定薅一把“羊毛”。他准备好银两,吩咐兄弟道:“你到府城去,拿着契约办理过户手续,并把小院重新整理一遍,好让东明他们四人到府城时,能有个舒适的住处。”
过了几天,穆春林再次来找林东阳,说县令大人有请。林东阳心中暗想:“终于来了。”上次县令就曾提及,想让其他村子也参与卖草编篮子的事,那时林东阳就已料到县令还会再来找他。
这日县令在后衙接待了他。等林东阳落座后,县令便开口谈及吴家村的事,当时,吴家村的事发现场一片混乱,因此无人深究背后的原因,只能迅速处理眼前之事。然而,在吴家村的人被关押在牢里期间,县令又派赵捕头继续追查此事,想要查清吴家村背后是否有他人指使。
不过,据赵捕头回报,吴家村事件后期并无他人介入。只是吴家村的村长因读过几年书,见林东阳的罐头生意红火心生嫉妒,便想出此等奸计来想谋夺林东阳的罐头生意,意图让刘家村让出罐头厂的一部分利润,从而带着吴家村人参与其中。当然,这其中更深层次的阴谋,大家心照不宣。
如果林东阳咽下这口气,日后林东明等人若真的有所出息,考上功名,那吴家村便手握这个把柄,就能欲索欲求。毕竟,读书人的声誉至关重要。一旦林三妮的这种事情被人知晓,并在大庭广众之下游街示众,就会对林东明等人的名誉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他无法为官。这也是吴家村要把林三妮一路抬到林家村的目的。
出了这个事情后,如果林三妮的夫家不接受她回去,那她必然再无活路。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林东阳竟会把此事挑破,弄得人尽皆知,完全不受他们的算计。而且林东阳速战速决,甚至都没有让林东明等人参与,更没想到的是,林东阳还设计了一出蒙冤计,将林三妮塑造成一个被婆家逼迫、阴谋陷害的形象。这样一来,通奸之事自然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