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回到家里,开始琢磨自己的计划。
他这辈子就打算当个言官了,这是已经定好的。
毕竟言官可以“风闻奏事”。
基本上就等于可以随便告别人,不需要承担责任。
当然了,有些根本的东西是不能碰的,有些太离谱的话还是不能说的。
像那种一上来就找到皇帝说:“你家太子要造反。”
这种话也不太像正常人类能说出来的,也就别怪皇帝不给一个正常结局给你。
总而言之,吴昊没有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
可以学,但没必要。
平日里就靠着提提建议,看谁不爽就上去参他一本。
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了。
如果混得好的话,还可以名留青史,那也不错。
可要达到这一步,他就必须要干净把自己的人设推广出去。
孤臣!
要让皇帝相信,他是孤臣。
要让百官相信,他是孤臣。
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出一条会得罪绝大多数人的建议。
比如刚才吴昊提出来的——追缴亏空。
当今皇帝,朱棣起兵靖难四年整。
毫不夸张的说,天下民不聊生,民生凋敝。
各地官员有很多都趁着天下易主,监管不严的机会,狠狠挪用了一笔朝廷公款。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但历朝历代的新皇帝们,也基本都默许了不去追缴亏空。
因为管理天下还需要这些地方官呢。
何况新皇登基,需要的是稳定,贸然追缴亏空,容易让各地地方官人心浮动。
到时候万一有那么几个地方官造反,朝廷出兵平叛所需要的军费又是天文数字。
所以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历史上的新皇帝,往往都不会计较官员们在上一朝贪污的钱。
吴昊这种时候,站出来提出建议,要追缴亏空。
他是想要给皇帝和文武百官传递一个信息——即,他就是想要当孤臣。
可是...朱棣没有同意。
也许是为了维护朝堂稳定,也许是因为别的什么。
总之就是,吴昊这一次失败了。
而且似乎还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陈瑛。
但吴昊并没有放弃。
“如今朝堂局势错综复杂,我该怎么样火中取栗呢?”
在吴昊想来,如今的朱棣朝堂上,一共有这么几派势力。
一是建文旧臣。
这部分人是最多的,特别是地方官,如今新朝初建,还没来得及将这些地方官换掉。
不过即便要换,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慢慢来。
大量裁撤地方官,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部分的人数最多,力量也是最大。
不过建文旧臣里面,又并不团结。
很正常,他们要真团结,朱棣靖难也不可能成功。
一部分人仅仅想要在新皇帝手里能够保住手中的权力。
另一部分则幻想要弄死朱棣,比如吴昊所知道的后面将会刺杀朱棣的景清!
二是皇帝本人。
朱棣作为皇帝,他现在的诉求就很简单了。
维护政局稳定,然后得到天下认可。
朱棣毕竟不是他爹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他的,所以心里肯定对这件事有些芥蒂。
简而言之,朱棣很想做出一些事情,来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朱棣后来要修《永乐大典》,并且五征漠北。
在吴昊看来,五征漠北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