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旨。”
李云领命后,便开始物色合适的官员。他首先找到了几位家境富裕的大臣,与他们私下商议捐款事宜。
这些大臣们虽面露难色,但在皇帝的威严和李云的劝说下,最终还是答应带头捐款。
第二天早朝时,言清帝当众表扬了这些愿意捐款的大臣,并希望其他官员可以效仿剩下的官员见状,也纷纷表示愿意慷慨解囊。
一时间,朝堂上掀起了一股捐款热潮。经过几天的筹集,款项逐渐增多,解决了军粮短缺的问题。
然而,李云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若要彻底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还需从长计议。于是,他暗中开始调查钱粮亏空的原因,准备向皇帝呈报一份详尽的改革方案。
御书房。
“李爱卿,你这事情办的不错,没想到朕的官员这么富有。”
“陛下,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这个它惯性的收入可以说是富可敌国。现在国库正是空虚之际啊,得想办法从他们口中套出更多的钱粮。”
“这件事情就由爱情去办,现在荆州那边需要的粮草尽快送去,福建那边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平息,你要考虑要不要陪另外一位将军前去?”
“陛下,现在国库的支出仅购荆州便用,福建那边还得靠李萧他们自己。”
“朕也明白,这么多年的战争经,几乎掏空了国库。现在只能等战事平息,国库才能充实起来。”
“此外,臣还有一个想法。”李云跪地叩头道。
“但说无妨。”言清帝大手一挥。
“陛下,如今国家财政紧张,而不少官员却坐拥巨额财富。不如我们推行一个捐官制度,让那些有钱的富商出钱买官,既能增加朝廷的收入,又能为国家招揽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当然,对于这些买官者,必须要严格考核,防止有人滥竽充数。”李云提议道。
言清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个主意倒是可行,不过具体实施起来恐怕并不容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
“陛下英明。”李云叩首道,“微臣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言清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知道,李云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只要给他足够的权力和支持,相信他一定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