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喜子与杨铮回到肉铺,见没什么事情,便向杨芝儿与月盈说了一声,复又出来,径去古记铁铺。
进门时前堂里只有一个年幼伙计,这人认得胡喜子,上前道了声好,说店主正在院中忙碌,请二人稍候。
前堂通往后面院子的门大敞着,杨铮走到跟前,顿感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只见这院子相当宽阔,当中矗立着一个高近一丈的炼铁炉,四周以粗大的木栅围绕支撑固定。其半边围有高台,台上站着四五个壮汉,手中各拿一个长长的物件,伸入那炼铁炉上方的开口中不停搅动,不时有青烟冒出。
在炼铁炉旁不远处,有一个极大的木制风箱,四个伙计各持一个木柄全力拉扯着。在这四人身后又各站着一人,看其架势,当是在这四人气力不济时换手的。炼铁炉的另一边,也有四五个伙计手持长棍,站在一个黄泥砌成的方槽边上,这方槽与炼铁炉之间有一个尺许宽的槽沟相连。
这院中共有二十来人,都赤着上身,满身汗水映着光亮。
胡喜子本想叫住杨铮,一者怕他出事,再者怕他添乱,却见杨铮站在门前只是观望,便没出声。
这时高台上一个四十余岁的虬髯大汉对拉风箱的几人喝道:“换人!”风箱旁蓄势的四人立即上前一步接手,换下的四人退到一边,坐在檐下大口喘息。换上的四个生力军动作比之前四个快了不少,炉边透风的孔洞中蹿出的火焰渐渐由橘红变为了橘黄色。
过了近一刻钟,高台上那虬髯大汉喝道:“起炉!”下方两个伙计奋力拉动一根铁锁,炉腰处有块东西被拽落,随即露出一个大孔,一团赤红的粘稠糊状物事从中涌出,沿着孔下的槽沟流入方槽当中。方槽旁的几个伙计用手中的木棍翻动那团粘稠的东西,院中一阵烟雾升腾。
杨铮被热浪一激,不由连退几步。胡喜子在后面扶了他一把,道:“坐下吧。”杨铮点了点头。他走了一早上的路,又站了这半会,确是有些乏了,便坐在木椅上闭目沉思起来。
又过了一会,只听有人洪声说道:“胡掌柜怎么这会有空来我这里,可是家中的刀不快了?”杨铮睁开眼睛,见拱手说话之人正是之前在高台上发号施令的虬髯大汉,料想便是店主了,忙站了起来,走到胡喜子旁边。
胡喜子拱手道:“哪能啊,古掌柜你亲手打的刀,怎么也得用个十年八年的。”
古常勇哈哈大笑,道:“满西关就你胡掌柜最会说话。”从店伙计手中接过件短褐穿了,又吩咐上茶。
胡喜子道:“此次是带我这妻弟来见见世面。他想做个小玩艺儿,要求很精细,别人家怕做不好,只能来求古掌柜了。来得冒昧,还请勿怪。”
杨铮向古常勇作揖道:“古大叔好。”
古常勇抬手虚扶,笑着对胡喜子说道:“咱们同在西关,总算是邻居,又是开门做生意的,有什么冒昧不冒昧。我几乎日日光顾你家生意,你多光顾我几次,才是做生意的道理。”
双方坐下寒暄了几句,店中伙计端上三盏茶来。古常勇端起喝了一口,问杨铮道:“小兄弟,你要做个什么东西啊?”
杨铮道:“烦请借张草纸,一支木炭,容我画出来。”
古常勇便让伙计去拿了,又叫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过来,说道:“这是我儿子成冶,已学了我七八成本事。小兄弟你要做什么,尽管和他说。”交待过后,便和胡喜子闲聊起来。
杨铮将草纸铺在屋中的大木桌上,用木炭勾勒起图样,一边画一边向古成冶讲自己的要求。
他要做的东西,共分八个部件,其中有两个形状稍复杂些,其余的都很简单。他把这些部件的图样一个一个勾画出来,在上面注明了尺寸,又详细交待了一些要求。其中有几样材料需用木头,还需要木工,未曾想古成冶说都不是问题。原来炼铁本就离不了木工、泥工。
待他图样画得差不多时,一个店中伙计走上前来,对古常勇道:“师父,还是脆了些。”
古常勇点了下头,脸上露出几分遗憾之色,道:“先放着吧。”话语很是淡然,显是早有预料。
杨铮抬头看了一眼,心中又笃定几分。不多时将图样画就,交与古成冶。
古成冶先拿给父亲看了一下。古常勇原本并未将杨铮要做的东西当回事,十岁的孩童又能搞出什么名堂?可看了图样,不由怔了一下。
只见草纸上的细条虽然看着简单,却极为规整。再听古成冶一解说,很快就理解了正面视图、侧面视图、顶面视图之间的关系,随即脑中立即浮现出每个部件的完整形状,却想不出这些东西拼在一起能干什么,禁不住就有些好奇,吩咐儿子道:“按这位小兄弟的要求,多上人手,尽快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