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铮久闻衙门胥吏胆大心黑,这一回也算是开了眼界。罗大麻子寇掠清水县城之事自不会假,那姚二刀定然也真有其人,可绝不会是顾老三。
像顾老三这种人,要查其恶行定然一抓一把,根本用不着栽赃。不过恐怕有不少是在吴知州任内发生的,若以这些罪名治他,知州定然会心中不满。这说明他治下地方不靖,非但不是政绩,反而成了污点。
可若抓住的是姚二刀,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罗大麻子那伙人犯事之时,是在嘉靖三十八年秋,与吴知州完全扯不上一点干系。他们当年杀了清水县典史,已属大案要犯。典史一职虽属不入流,却与典吏有本质的区别,乃是由吏部铨选、天子签批的朝廷命官,杀之便是死罪。也就是说,姚二刀是在逃通缉犯,抓了他于知州老爷而言便是政绩。
相较而言,当然是抓住姚二刀更好一些。至于如何将事情做得全无破绽,胥吏们自有其手段。那真的姚二刀若仍活着,怕也不会跳出来指责他们抓错人了吧。
举茶道贺过后,薛捕头又对杨铮说道:“小兄弟,那姚二刀难保还有流窜在外的同伙。你虽在此事中有告发之功,却怕那些歹人寻机报复。我琢磨着,此案卷宗里就不写你的名了,你看如此?”
杨铮忙谢道:“薛捕头考虑得极是,小子感激不尽。”
薛捕头道:“小兄弟客气了。你行义举却不能扬名,老薛我实在惭愧啊!”
杨铮道:“些许虚名于我并无益处,我只想专心读书求取功名。”
薛捕头笑道:“小兄弟乃我秦州神童,要取功名实是容易不过,中进士也是早晚的事。”
杨铮道:“多谢薛捕头吉言。若到了那天,定要请薛捕头吃顿大酒。”
薛捕头笑道:“好说,好说。”
很显然,薛捕头希望杨铮将被抢夺一事抹去,就当从来没发生过,如此便能将他与周司吏在此事中的首尾洗掉。
杨铮倒也乐得如此。非到万不得已,以他此时的身份地位,实不愿与这些胥吏发生正面冲突。既然顾老三死定了,银子也回来了,薛捕头和周司吏又退了一步,他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而能借此机会退至局外,也算是一件好事。
又交谈数语,杨铮请胡喜子取了五两银子,封了个红包交给薛捕头。薛捕头欲待推却,杨铮道:“薛捕头和诸位捕快大哥因我之事受累,一顿酒总是该请的,就别再推辞了。我年纪尚小,不能饮酒,不好出面作东,还请见谅则个。”
薛捕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了。”
再坐了片刻,喝了些茶水,薛捕头带着三名捕快告辞了。从始至终,他未提周司吏半句,杨铮也一个字未提,个中原由双方心照不宣。
至此杨铮基本能够确定,暗中策划针对他的是周司吏,薛捕头与周司吏并非全然一体。这二人本就互不统属,各有盘算自不稀奇。
这一次薛捕头过来,尚未进门便揍了刘半仙的家仆,算是卖了杨铮一个好,其后交谈之时也未将他视为普通孩童。这固然有昨天见识了杨铮手段的原因,恐怕也是私底下对杨铮进行了一番了解。
而杨铮赠银之举,也表明自己是个讲规矩的人,并非一味地激烈行事。这样大家日后也好继续打交道,就算成不了朋友,至少不会是仇人。那怕周司吏心中记恨,没有薛捕头帮衬,破坏力也要小得多。
杨铮打开薛捕头留下的布袋,里面是五锭雪花银。拿起一个细看,上面有肃王府的印记,血迹已被擦拭得看不到了。银锭底部有一些熔铸时留下的细小气孔,这便是“珠光宝气”中所谓之宝气。
胡喜子道:“想不到这五十两银子竟然能够全须全尾的收回来,那薛捕头对你可着实客气。”
杨铮道:“姐夫,这些银子你先收起来吧。”
胡喜子道:“这是你大哥的抚恤银,你不带回去给岳父岳母看看?”
杨铮道:“左右不过是银子,又有什么可看的。乡下又用不到,你帮忙先收着吧,我给二老说一声便是了。”
胡喜子点了点头,叫来杨芝儿,让她把银子收好。杨芝儿道:“那薛捕头倒是个好人,竟帮着送银子过来。这是大哥留下的,就存给铮娃娶媳妇吧。”
杨铮无奈道:“大姐,你想得也太远了。”
杨芝儿道:“不远,不远,也用不了几年了。你早点成婚,为杨家延续香火,也算帮大哥了却件心愿。”说着向收拾茶盏的月盈看了一眼。
胡喜子心道:“浑家真是不晓事理。阿舅是要取功名的人,月盈再好也做不得妻,下来得与她好好说道一下。”
几人正说着话,门外响起古常勇的声音:“胡掌柜可在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