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尔眯起眼睛,语气明显带着些许不耐烦:“快走。”
说罢,他一个手势示意王姨让开道路。
王姨显然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态度,有些犹豫,但终究没敢继续纠缠,拉着她的儿子匆匆离去。
秦理松了口气,走到莫雷尔身边,拍拍他的肩膀:“多亏了你,莫林。”
“这没什么,”
莫雷尔,或者说莫林,微微一笑。
尽管他平日里不苟言笑,但在秦理面前,他总是多了一份轻松,“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是的,”
秦理点点头,再看看这个与他一同奋斗的战友,“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到了凉州,我们就能进一步地实施我们的计划。”
两人对视一笑,然后继续向前行进。
在他们身后,整个队伍默默地迈着坚定的步伐。
凉州渐行渐近,秦理知道,虽然眼前的道路隐约不清,但只要同伴间的信任在,他们就能拥抱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趟旅程,还有许多艰难险阻,但那又怎样呢?
秦理心里明白,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将用自己的手,书写出不一样的历史篇章。
凉州城的入口显得有些静谧,尽管阳光洒在古老的石墙上,却无法驱散秦理心中的不安。
他意识到,尽管一路上没有遇到太多阻碍,但凉州城内的局势可能要复杂得多。
前路未卜,秦理暗暗攥紧了拳头,一边回忆着不久前与莫林的对话,一边试图理清思路。
“我们需要考虑,粮草一旦耗尽,梁泽会陷入怎样的困局。”
莫林的话在秦理耳边回响。
凉州太守梁泽此刻看似在高调施粥赈灾,但一旦资源枯竭,后果不堪设想。
“你说得对,莫林,”
秦理沉思片刻,最终拍了拍莫林的肩膀,“凉州的局势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观望下去。我们要改变策略,帮助梁泽渡过这个难关。”
莫林点点头,眉眼间浮现出一抹赞同的神色,“那么我们需要快速找到那个可以提供帮助的人。”
两人快速进入凉州府衙,秦理执意要面见施公。
经过层层通报,终于见到了这位在地方事务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施公是个中年男子,颇有威严,却又显露出些许疲惫。
或许是秦理一路来的声誉打动了他,他并没有摆出府衙中的官架,而是微微点头示意道:“秦先生远道而来,又有何指教?”
“施公,”
秦理拱手,语气诚恳,“我们急需一些精通木工技术的工匠,来协助稳定凉州的粮食储备,并改善施粥的效率。这不仅是为了缓解当前的压力,也是为了日后长远的发展。”
施公沉吟片刻,显然在衡量这番请求的可行性。
最终,他露出一丝微笑,“秦先生高见,我会安排一些工匠与你们合作。只希望这次能看到一些切实的改变。”
如此迅速就获得了施公的支持,秦理心中不免感慨。
他知道,凉州的钥匙就在他手里,而他需用尽浑身解数,将未来描绘得更加光明。
“感谢施公的理解与支持。”
秦理深深地鞠了一躬。
在他心中,一个更为清晰的计划正在勾勒成型。
“我会全力以赴,不负众望。”
莫林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他能感受到秦理决心背后的重任,也因为有秦理这样的人在,他们才有信心步步向前。
走出府衙,莫林低声开口:“这次,我们能品味到胜利的滋味吗?”
“我们一定会的。”
秦理笃定的回答。
阳光下,他的眼神透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凉州,将是他们的起点,也是书写传奇的第一章。
几个月后,凉州的天空终于露出几丝清爽的蓝,空气中也不再弥漫着一成不变的焦虑。
秦理和莫林走在满是尘土的小路上,不时打量四周。
自从与商人们达成协议后,他们并没有放松对粮食问题的关注。
秦理坚持定期抽查粮仓的储备情况,以确保粮食能够真正落到百姓手中。
这一天,秦理接到了个不太愉快的消息。
似乎有些官员在粮食发放上做了手脚。
虽然目前没有闹出大动静,但事情一旦发酵,有可能会再次引起民怨。
为了凉州百姓,秦理决定立即召见那些相关负责人。
午后,会议厅中,秦理端坐于主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