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就需要军队的镇压,而军队之中就不能有被迁徙民族中的军人。
因为从来都不缺乏野心家,和陈胜,吴广之流的人物。
阿雷·斯特轻轻颔首,国家强盛他才能更好的享受,国民生活困苦,失无所失之时,那么肯定是不缺拼死一战勇气(印度人除外)。
随着时间来到1945年3月20日,太平洋全面爆发,欧陆战争彻底停歇。
美国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率领庞大的舰队群,进入了南太平洋地区的皮特凯恩群岛,日美之间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美军主动出击。
德国的潜艇依旧在各大洋,四处游曳,但是现在无限制潜艇战(狼群战术),已经停止了,因为现在大洋上有了奥斯曼的商船。
他们必须进行识别,这就是奥斯曼的威慑力,不然就凭哪些小国,德国根本就无需在意,因为他们连海军都没有,即使有也不过是被列强淘汰的老旧战舰。
根本就无法德国的先进潜艇造成威胁,没威胁的东西还需要在意么?
至于说得罪了其他国家,任何一个幼童都是不会拒绝一个壮汉的提议的。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说拒绝的权利。
而奥斯曼的迁移工作也陆陆续续的开始了。
此时的阿雷·斯特正在巴库地区进行视察,眺望着远方的天际,在那边穿过图兰平原,帕米尔高原就是……
1945年5月,美军成功登陆新西兰,阿雷·斯特也再度返回了安卡拉。
想着将来的武器发展情况,阿雷·斯特又有一些想要迁都了。
而巴格达就是阿雷·斯特心中理想的区域,远离德国和海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该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而四周皆是广阔的平原地带,所生产的物资,也足以支撑起一座大城市,配的上奥斯曼帝国的国都规格。
至于伊斯坦布尔,或者说君士坦丁堡,旧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国都,刚刚遭遇过战乱不说,还离德国十分的近,并不安全。
而定都巴格达不但可以将影响力更好的传播至阿拉伯半岛,还可以更好的控制新月沃土,从而更好的控制全国。
不过既然有好处,那就必定有坏处,首先就是尼罗河三角洲的问题,整个非洲地区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关系,天然的和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有了分界线。
而与之相对的伊斯坦布尔,则是可以比巴格达更好的影响埃及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如果出于国家层面的考量,那么还都于伊斯坦布尔将是最好的选择。
北控黑海沿岸,南控埃及地区,西控巴尔干地区,东控安纳托利亚地区,皆是属于奥斯曼未来的核心地区。
但是德国……
1945年8月,炎炎夏日的到来,为安卡拉增添了一股股的热浪。
而随着美国成功登陆澳大利亚,德国也开始加大了对美国的袭扰力度,很明显的事就是德国也不希望美国快速取得胜利。
“现在我们必须加强对美国的骚扰力度,我们需要的是美国给予日本足够大的压力,让日本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阿道夫·希特勒看向卡尔·邓尼茨,他的海军元帅说道。
“我们需要日本在远东地区和大洋洲以及美国西海岸牵制美国,但是不能接受他们被美国击败,让美国再次整合远东地区和大洋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