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元丰年间的中国钢铁产量相当于千年后欧洲各国的总和,甚至还有余。
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冶炼技术、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用途多样等方面的先进水平。
宋朝大量采用了?高炉冶炼法,利用风力或水力驱动风箱,使炉内温度高达1200-1300摄氏度,能够大量生产出高碳含量的生铁。
宋朝的?钢铁厂规模也很庞大,有些甚至拥有上千台炉子和上千名工人,同时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
王有志感叹,宋朝离资本主义就差临门一脚了,却遇到天气骤变,北方民族南下,生生打断了。几百年后,这一幕又在明末重演了一次,只不过那次连半壁江山也没保住。
不过现在自己来了,虽然他不是技术男,但理念基本都知道。王有志相信,只要他建立起合理的体制来,即便只整合宋代的科技,也能发展出资本主义来,实现工业化。
不过眼前他面对的,还是个烂摊子。相比北宋,南宋的炼钢业就差多了,技术虽然还在,但却远未能恢复。官营的钢铁作坊贪污腐败,工匠地位低下,存在大量强迫劳动,效率很差。
资本社会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使用劳动上有个巨大的进步,那就是给钱。奴隶社会的劳动基本上是无偿的强迫劳动。封建社会好一些,但也存在大量的强迫无偿劳动,最典型的就是徭役。
不过宋朝是个特例,虽然仍然有大量徭役,但也可以交钱免征。宋朝生活水平高,甚至发展出了很多福利制度。从宋仁宗时期,就开始建设福利制度,到宋徽宗时期达到顶峰,养老、医疗和教育都有一些免费服务机构。虽然有标榜政绩的嫌疑,但毕竟给了老百姓好处。
宋仁宗时期就设置了“广惠仓”,相当于备用粮仓,以抗天灾,备不时之需,专门进行贫民救济,主要是在青黄不接或天灾之年救济老弱病残贫吃不上饭的,一般在十一月开仓,三天一放粮,人米一升,幼者半升,直到次年二月结束。
还搞了“店宅务”,负责管理和维修国有房产,并将闲置用房向公众招租,给在当时的“京漂”以及买不起房子的人廉价租用,价格非常便宜,相当于现在的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