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是紧张地准备,除了范山没一个闲人。只有范山躺在床上,瞪着眼想事。
到了下午快天黑的时候,泥塘基本搞完了,正在往里加水,西南方向突然传来响箭的声音。接着就看到探马往回跑,后面跟着二三百骑兵。
探马跑近了喊道:“不要放箭,是郭大郎他们回来了。”后面的那二三百骑兵却逃命似的,往营地跑,结果很快就连人带马滚在烂泥塘里。工事后面的人哈哈大笑。
但那些郭家的人却不管,连马都不要了,拼命在烂泥里往工事爬,嘴里还大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炮台上的几个军官脸色都凝重起来,纷纷拉开望远镜往郭家军的来路看去,后面尘头大起,好像有千军万马过来了。
王益马上吹响了哨子,尖利的哨声催着所有人都各就各位。那个探马也赶紧沿着泥塘里留下的曲折的单人小道跑了回来。
一个小军官跑过去,问这帮逃回来的人:“什么人追你们?”
那帮人说是金兵。王益也不管了,他伸出右手大拇指,计算着距离。当估计对方大概还有四里左右的时候,他一挥手:“放一炮!”
对着那个方向的大炮轰得打了一炮,落在他们前面一百多米的地方,溅起了大片泥沙。那些人顿时停了下来,然后很多人掉头就跑。
这种从来没见过的武器,显然威力巨大,让他们非常害怕。一两千人乱做一团。但很快一个衣甲齐全的人大声呵斥,马上有些似乎是军官的人,来整队站好。他们打着金国的铁浮图旗,但队伍却男女老幼都有。
王益派了一个探马过去,问他们是什么人?那边回答说是山后契丹谋克括里的队伍,本来在山后一个群牧,但牧场被起义军抢了。括里不愿与契丹同胞打仗,于是率众撤走,准备回咸平府老家。
范山一听来了兴趣,他听说过括里的名声,知道这个人在山后江湖上很有名气。于是他就骑马到阵前,跟括里说话。他劝括里留下来,跟着自己干。如果想跟契丹人一起的话,他就介绍括里去投奔撒八。
括里笑道:“括里虽然是个放马的,也听说过大郎的名字。大郎不像我们塞北的汉人,是从江南过来的吗?”
范山不知道他什么意思,猜测他可能对江南有兴趣,于是就说:“谋克好眼力,在下是江南人不错。”
谁知道括里却很欣喜:“果然江南多俊杰。江南多好啊,人人都穿绸衣,住瓦房,吃米饭,喝肉汤,就连鞋和袜子都是丝绸的。
人治病都不要钱,老了都住养老院。小孩都有学上,一直读到进士,不但不用花钱,还给钱粮。
大郎不在江南过好日子,来到关外的苦地方做大事,让人好生钦佩。我也认识撒八,他也是了不起的好汉。”
不过他又叹口气说:“但我这些族人拖家带口,只想回老家。我答应带他们回去,要言而有信。我们只想过安稳日子。
大辽复国,我们也要过日子;大辽不复国,我们也还要过日子。对我们这种小部族来说,一生下来就是牧奴,谁当皇帝都是让我们放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