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白看着陈澈,“事情到了这地步,杨竹明似乎无懈可击。”
“还有就是,相比于杨竹明急于证明自己是张大公子的转世,杨家夫妇似乎并不想承认。”
“哦?这怎么说?”
靖白天师说道:“这事儿还要从最开始说起。为什么杨竹明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是张承彦转世。这事儿我刚刚忘记说了,挺重要的。”
“他去年五月进京读书,路过永清的时候就住在了当年发生命案的驿站。”
“他在驿站住了一夜,第二日起了高烧。好不容醒来以后,他就到处和人打听张大公子的案子。”
“这案子已经过去了二十年,驿站相关人都散的散,死的死,留下的人只知道有个贵公子死了,但具体的情况都不清楚。杨竹明嚷嚷着头痛,说自己是那个贵公子的转世。大家都当他烧坏了脑子。”说到这里,靖白语气微妙了起来,“张大夫人每年五月都会去驿站附近烧纸给儿子。随行的婆子就把这事儿当做笑话讲给了张大夫人听。然后就有了后面的事情。”
“没想到还有这番奇遇。”陈澈恍然大悟,“我还想问问是谁把杨竹明引荐给张大夫人。婆子查了?”
“查了。张大夫人娘家陪嫁,一家子都在张家,没少没缺。”
陈澈一点头,“你继续。”
“张大夫人把杨竹明带到了京城。头一个反对的就是张大将军。什么转世之说,张大将军是半点不信。他立刻让人去永固县查了杨家的底细。”
“没想到,杨竹明的父亲杨仕清知道了儿子的事情后立刻赶到了京城,非说儿子脑子不正常,让张将军恕罪。”
“哦?”陈澈也有些疑惑,“这么说杨家不想让儿子入了张家?张家是什么人家,世代簪缨,富可敌国,哪怕不过明面,只是做张家的养子,将来也是仕途坦荡。杨家夫妇只有这一个儿子?”
靖白说道:“还有一子一女,年纪还小,都在永固县。杨仕清的态度很坚决,杨竹明就是脑子坏了。可张大将军调查了一圈,杨竹明在永固县的口碑很不错,自小读书,文章做得不错,而且身体强壮,小小年纪就常替他父亲装卸买卖药材,孝顺懂事。”
“反正,找不出他什么毛病就是了。”靖白天师一摊手,“查着查着连张大将军自己都点信了。”
“所以太后让我查一查,是不是真有转世这一法术。”他眼神一转,“我想,所谓的转世,不就是我们教派的起朽骸吗?难道还有其他教派也会?偷偷把张承彦的魂魄转给了杨竹明?”
“所以这事儿你们两个替我查一查。”靖白天师道,“这到底是道法的事情还是律法的事情。”
陈澈原本就打算进宫,这下更有了借口,也就应下了。
第二日一早,靖白天师就让玄妙观的一干小道将主殿的铜炉搬到了后院梅树下。
他手中托着一枚赤红丹药,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
"此丹名为"赤阳",乃我天师教镇派之宝。"他声音清朗,"炼丹一道,讲究火候、时机、药材三者合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玄妙观的道士挤成一团,靖白天师亲自传授炼丹法那可是难得一遇的好事。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真人手中的丹药。
"今日传授你们的,是"赤阳丹"的入门炼制之法。"靖白真人将丹药收入袖中,转身走向丹炉,"此丹需以朱砂为引,配以三味主药,七味辅药。火候需以文火慢熬,待炉中升起青烟,方可转为武火......"
“来,你来控制火候。”他指了指站在角落的一个小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