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函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与深思,太后之野心,他早已洞若观火,而淮王回京,无疑是一场暗流涌动的政治风暴的前兆。
他深知,这一步棋,关乎社稷安危,更关乎他这龙椅的稳固。
“此事爱卿如何看?”
云毅闻听此言后,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云毅闻言,神色凝重,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他缓缓踱步至窗边,沉思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
“陛下,太后与淮王此次的举动,表面上看确实来得十分突然,但以微臣之见,他们恐怕是早有预谋啊!”
云毅转过身来,对着皇帝拱手说道,语气严肃而郑重。
接着,他继续分析道:“不过,咱们大晋王朝历经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如今根基已日渐稳固。
而且陛下您在位期间,广施仁政、心向寒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所以,只要我们能够精心谋划、布局周密,未必就不能化解这场危机。”
说到这里,云毅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目光炯炯地看着皇帝。
提高了音量说道:“依微臣之计,待到淮王入京之时,正好可以趁着太后病重之机,设下一个局,来一招‘钓鱼执法’,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实现先下手为强!”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皇帝闻言,心中稍安。
云毅站在窗边,凝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思忖着那个具体方案的每一个细节。
回想起这次邵彰谨对付箫辰所使用的种种手段……
以及上次青州事变中的操作模式,犹如一道道灵光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给他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启示。
只要有些事情他知道即可,绝对不能让陛下知晓。
毕竟一旦泄露出去,不仅会对他自己造成极大的麻烦,就连与他合作紧密的邵彰谨恐怕也难以幸免。
想到此处,云毅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后转过身来,缓缓开口说道:“在我看来,目前有三股力量是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利用的。
其一便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能赢得百姓们的支持和拥护,那么我们行事就会事半功倍;
其二则是那些读书人,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学识和见识,能够为我们出谋划策、传播理念;
而最后一股力量,则是那些胸怀理想、志向远大的士人。
这些人通常充满激情和斗志,如果能够将他们团结起来为我们所用,必将成为一支强大无比的助力!”
皇帝闻言,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士族?朕一直以为士族便是世家的代表。”
他眉头微皱,目光投向站在下方的云毅,等待着他进一步解释。
云毅轻笑着摇了摇头,向前迈了一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非也,士与世家虽有相似之处,但实则大不相同啊!”
他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说道:“所谓士族,乃是以文化和学问为根基,凭借自身才华和能力获得社会地位之人。
他们或许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但通过刻苦学习、钻研经典,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士林之中备受尊崇的人物。”
皇帝听得入神,微微点头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