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们求教之后的日子里,叶尘更加注重对他们实践操作的指导。无论是在医馆的病房,还是在学堂的模拟诊室,都能看到叶尘忙碌而耐心的身影。
这一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学堂的模拟诊室里,学生们正在进行一次模拟诊断的练习。叶尘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眼神专注而敏锐。
“哎呀,我觉得这个病症应该用这味药。”一个学生有些犹豫地说道。
叶尘走上前,轻轻摇了摇头:“你再仔细想想,这位患者的脉象和症状,这味药的药性过于猛烈,可能会适得其反。”
学生皱起眉头,重新思考起来。叶尘则拿起旁边的病例,为学生详细地分析患者的病情。
“看,患者的脉象虚弱,舌苔发白,这说明他的体质本就虚寒。我们用药要以温补为主,而你刚才选择的药是大寒之物,用了可能会加重病情。”叶尘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学生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老师,我明白了,是我考虑不周。”
叶尘微笑着鼓励道:“没关系,多思考多总结,下次就不会出错了。”
这时,另一个学生在为“患者”针灸时,手法显得有些生疏和紧张。叶尘握住他的手,亲自示范。
“针灸时,手要稳,心要静。进针的速度和角度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叶尘一边说,一边慢慢地将银针准确地刺入穴位。
学生感受着叶尘的动作,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专注。
“来,你再试试。”叶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