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有为采购的物资也源源不断的送达,现在连合格的仓库都没,李俊业之所以采集这么多物资放在堡内,其实也是想借机宣示一下自己的实力。
毕竟仓有粮、心不慌,只有让所有的人能看到,李俊业的确能够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这些人才会忠心耿耿地跟着李俊业走下去。
这也是李俊业的目的之一。
现在是冬天,大地还未解封,组织人开垦自然是不现实的。
在满足了最基本的住宿要求后,李俊业就把人员分成两拨,军中人员开始训练,生产人员开始生产,现在不仅房屋在修葺,城墙也在开始修葺。
望云堡虽是土墙,不甚坚固,但是好在荒废不久,土城墙简单的修葺一下,就能继续利用,不过仅仅是修葺这样是不够的,李俊业又让人先将他加高了四尺,这样望云堡的土墙以后就会有一丈二尺那么高。
并且重新修筑了女墙,又增设了一些箭楼,做到一百米内至少有两座箭楼。
李俊业的训练,并没有用传统的办法,他而是采用现代的办法,先让这些人学习阵列。
队列看似无用,其实用处大了去了,不仅能够培养士兵的集体协调性和纪律性,其实在战场的时候用处更大,拥有完整训练的部队,能够在战场上进退自若,不容易造成混乱。
其实队列的巅峰是西方线列战术时代,也就是通俗说的“排队枪毙”战术,这种战术的前提条件只是需要严格的队列训练,不然在战场上根本作为有序的轮流射击。
开始士兵们对于队列训练也很抵触,不过在李俊业的奋力宣传下,大家也慢慢的接受了,经过简单的几日训练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走的是有模有样。
又在李俊业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导下,手下的几个小旗官也充分的掌握队列训练的要领,这样李俊业就要轻松不少了。
至于近身格斗,刀枪剑棒的这些训练,李俊业则完全交给了钱奋和赵勇他们,这些老兵悍卒各招各式,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可比李俊业自己教的还要强。
战场武技和民间武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战场武技一般没有华丽的招式,讲究是一招制敌。
所以明朝名将戚继光也在他的着作中说过,大概意思是在战场的激烈的冲杀环境下,一般的士兵只能把平时所学能使出个一两成而已,能使出三成的,就是优中之优了。
其实古代都是采用战阵作战,讲究的是战阵协同作战,一个大阵又分中阵,中阵又分小阵,具体分工下来,分到一个小兵手上的,其实也就那么几招而已。
虽然戚继光的宗旨不在学多,而在学精,精到学的每一招每一式,都学成强烈的肌肉记忆,在战场上也能像平常训练一样平常的发挥,但是戚继光却严格的要求,每个士兵至少要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武器。
李俊业素来对戚继光崇拜不已,自然也会参考戚继光的练兵方式来练兵。
这些训练有钱奋和赵勇这些老兵悍卒负责,李俊业只需要给他们交代一下练兵的宗旨和要领而已,具体怎么练,自然是他们负责,自己就不用操心了。
并且已经采买到了十几匹战马,他的军队框架基本已经成型了。
眼见着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军队在校场训练,民夫们在修葺房屋和城墙,民妇们则在忙碌的为两百口人准备吃食,那些手巧的都被挑选起来,正在做新衣新被。
所有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脸色。